太空探險與火星移民
---科幻小說是科學預言嗎?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1年7月20日

人類何時會展開大規模的太空探險?何時又會移民火星?科學預言在

科學小說中找得到端倪嗎?這些人類興起於上個世紀末的夢想與幻想

是否可能在本世紀實現?藉由「科學VS.科幻」系列座談,我們將有

更清楚的輪廓,掌握這個世紀前進的軌跡。 

〈人間科幻系列天下講座之一〉 

座談者:孫維新(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葉李華(天下文化科幻系列總策劃) 

主持人:楊澤(人間副刊主編) 

地點:93巷人文空間 

主辦單位:天下文化、人間副刊、國立交通大學 

孫維新:前陣子有個新編京劇「牛郎織女天狼星」辦了一場座談會,

找我從天文的角度談起,後來他們發覺是個錯誤。因為戲劇是要創造

幻覺,科學卻在破壞幻覺。所以科幻其實非常困難,它不僅要植根於

科學,還要有一份幻想情懷。 

加州理工學院「宇宙生物搜尋中心」有幾十位成員,但僅有三、四位

生物學家。該中心刻意不要生物學家,是因為生物學家有既定框架,

堅信生物就是他們認為的那個樣子。有一位科學家接受訪問,問他知

不知道火星生物長什麼樣子,科學家說不知道。記者追問,如果你不

知道要找的東西長什麼樣子,又要怎麼找?科學家給了一個很賴皮的

答案:雖然我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可是只要看到就認得出來。這段

話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尋找生物不該從地球人的觀點出發,也不該用

生物學教科書上的方法去找,而是要歸結到根本的物理和化學。 

葉李華:交通大學去年開始聘我開設科幻課程,除了開課之外,張校

長還特別贊助「倪匡科幻獎」這項活動。「倪匡科幻獎」從四月一日

公布到現在,很高興已經讓科幻成為一個話題。今天我會儘量從科幻

的角度來談,請孫老師從天文學及物理學的角度幫我們抓穩方向,不

要讓我們流於天馬行空的幻想。 

從科幻的角度來看,火星是什麼樣子呢?事實上,天文學家闖了一個

大禍。最早會有火星人的傳說,是因為有一位意大利天文學家,把火

星上的條紋以意大利文命名為「水道」,翻譯成英文就成了「運河」

,所以我們常常聽說火星上有運河。 

孫維新:意大利文水道是canali,譯成英文卻變成canals,也就是人工

開鑿的運河。經過這樣的誤傳,很多人便以為火星上有運河。火星上

的確有河床,卻是和運河完全不同的等級。科學家相信,一條條的火

星小河床的確是水切割出來的,象徵著過去有一段非常長的時間,火

星是溫暖而潮溼的。溫暖讓水保持液態,潮溼讓水可以流動,然後切

割河床。地球上的大峽谷,是克羅拉多河在十七億年間一點一滴切割

出來的,火星河床同樣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形成,因此火星上確實曾有

很多水。但今天那些水到哪裡去了?沒有人知道。 

葉李華:科幻小說常常需要預測未來,例如早在一八七○年,「硬科

幻之父」凡爾納就寫出了核動力潛艇。不過我們現在回過頭去看,會

覺得沒什麼新奇感,因為預言已經成真。科幻小說總有一天會接受檢

驗,無論成真成假都會減損科幻色彩。而在預言成假的例子中,最有

名的要算「軟科幻之父」威爾斯寫的火星人。 

NASA從火星拍到過一張「猴臉」,好事者唯恐天下不亂,說NASA

因此不敢繼續探測火星。但一位NASA官員卻表示:有人說猴臉照片

證明我們隱藏外星人真相,事實上剛好相反,假如NASA在火星上發

現任何禁得起考驗的線索,我們一定會大肆宣揚,好讓納稅人全力支

持我們。 

孫維新:葉博士講的猴臉就是所謂的「人面山」,那是一九七○年代

末,維京一號及維京二號太空船環繞火星時拍攝的。我相信人面山出

現在螢幕上的時候,曾經引起NASA科學家一陣騷動。因此它真的像

一張臉,有人說像人猿,有人說像耶穌,真不知道兩者有什麼相似之

處。一九九七年九月,「全球調查者號」繞著火星轉,第一件事就是

拍攝人面山。NASA網站目前共有三幅人面山照片,分別是在一九九

八年、二○○○年、二○○一年拍攝的。維京一號解析率很差,反而

拍攝出似人的相貌;全球調查者號解析率在維京一號十倍以上,拍出

來卻是一座天然的石頭山。NASA在同一篇新聞稿底下放了兩張照片

,一張是兩名火星太空人站在那座山前面,手裡拿著觀光手冊;另一

張是人面山的登山健行路線,底下還特別註明:「千萬要多帶水和氧

氣」。 

葉李華:二○○○年居然同時有兩部火星電影,我認為絕對不是巧合

,而是一種高明的公關。NASA一心想在二十一世紀初登陸火星,就

好像當年美國拚命也要「在六○年代結束前把人類送上月球」。據說

,第一個宣示要在二十一世紀初把美國人送上火星的是老布希總統,

因此現任總統會盡力兌現這張支票。 

孫維新:一九六九年之前,可能很多人會想誰是First man on the moon

;如今美俄這些太空先進國家之間,也一定存在著非常劇烈的競爭。

誰是First person on the Mars?這將是另一次千古留名的機會。 

談到科幻電影,我覺得好萊塢總是努力製造一種幻覺,讓即使是科學

工作者都信以為真。例如在《接觸未來》中,茱蒂佛斯特和馬修麥康

納兩個人上床,我把焦點移開,看看床頭的書,赫然發現是我們常用

的星圖,所以說他們連這麼小的細節都注意到了。另外還有《二○○

一》及《二○一○》這兩部電影,太空船在木星附近飄浮多年,上面

蓋了一層金黃色的灰塵。那些灰塵是哪裡來的呢?來自木衛一。除了

地球之外,木衛一是太陽系唯一有火山爆發的星體,所以它的軌道上

有一圈二氧化硫雲霧。這些雲霧飄散到外面,就構成金黃色的灰塵,

這還真的需要點科學知識才看得懂。他們是很認真地請教過專業人士

,更不用說《接觸未來》的原著是出自天文學家之手。 

葉李華:不時有人問我,哪些科技真的是因科幻而成真?我說直接的

例子沒有,但間接的例子非常多。美國的核動力潛艇是一九五○年代

製造出來的,第一艘命名為「鸚鵡螺號」,就是為了紀念凡爾納的科

幻小說。另外,美國有一家專門製造工業機器人的公司,創辦人在大

學時代就迷上艾西莫夫的機器人小說。艾西莫夫當初純粹是寫科幻,

卻鼓勵了許多青年鑽研機器人學。這些算不算預言成真呢?就某個層

面來講,答案是肯定的。 

艾西莫夫在一篇科學散文中,談到人類開發太空勢在必行。整個太陽

系裡面,最容易移民的應該是火星,但他認為在二十一世紀,我們或

許會探測火星,卻不會直接移民火星。他認為應該把月球當前哨站,

先移民月球,在上面培育出一兩代月球人。這些月球人會比較適應太

空生活,由他們移民火星比較可能成功。 

孫維新:有些科學家很會動腦筋,想到如果把氫氣帶去火星,那邊有

微薄的二氧化碳,氫和二氧化碳發生作用,就產生甲烷和水,甲烷是

燃料,水是生活必需品,然後再觸發溫室效應,火星就開始溫暖而潮

濕……我聽了不寒而慄,就像我第一次看赫胥黎《美麗新世界》的感

覺。那本書從頭到尾,描述一個非常祥和而且階級分明的社會,每個

人生下來就知道自己屬於哪個階級,適合做什麼事,讓人看了毛骨悚

然。上述的想法一樣可怕,觸發了火星的溫室效應,溫度升高了,潮

濕了,溫暖了,下一步顯然就是麥當勞呀,卡拉OK呀,人類喜歡的

東西都會逐步搬過去。那不叫火星,那叫做第二個地球。 

葉李華:其實嚴格說來,《美麗新世界》也是一部科幻小說,而且是

我所謂的深度科幻。相較之下,科幻電影大多數是通俗科幻,常常出

現一些違背科學的情節,我們科幻迷會一邊看一邊笑。譬如死光槍射

出去,可以看到那道光慢慢走。我們都知道光有多快,可是他們為了

拍出那種感覺,光束要一秒鐘才會射到對面。更好玩的是太空船爆炸

時,還能聽到爆炸的巨響。太空明明是真空的,怎麼可能聽到任何聲

音?但是如果沒有聲音,坐在電影院裡好像在看默片,聲光效果就差

多了,所以難免會有些取捨。或許少拍些太空大戰,多拍些有趣的科

學題材,便能減少譁眾取寵的情節。 

孫維新:在太陽系中,有趣的事的確愈來愈多。例如木星有十幾顆衛

星,其中木衛三和木衛四比水星還大,冰凍表層之下應該有鹹水海洋

。怎麼知道的?根據附近太空的磁場,科學家提出一個構想,把太空

船丟到這兩顆衛星的表面,藉著重量慢慢穿破冰層沉入海裡。一旦沉

下去,打開方向舵,太空船就變成潛水艇,這個設想多麼有想像力! 

我一直希望多多傳播這類科學新知,好讓對科學有興趣又有寫作才能

的人,能把這些新知寫成科幻小說。這樣不單能培養一群對科學有熱

情的觀眾或讀者,還能鼓勵一些新人加入科學或科幻的行列。

(完整對談紀錄刊登於http://sf.nc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