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質 宇宙中並不存在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1年7月24日

記者林麗雪/報導

包括中華民國等十四國、約三百名物理學家所組成的Belle實驗國際合

作研究團隊,昨天下午跨越時空,同步在羅馬、東京與臺北等三地發

表重要實驗成果;這項實驗是經由電荷宇稱的不對稱性資料證實:

宇宙中並不存在反物質。

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侯維恕一九九四年率領台大、高雄師範大學及聯

合技術學院等三所學校,參與Belle的實驗團隊,國科會同年編列為期

七年、計五千萬經費補助。台大負責製作一個亮度監視器,這個探測

器極接近反應碰撞點,必須抗輻射,且能即時提供亮度資訊,因產生

足夠多的正反粒子是實驗成敗的關鍵,此儀器曾登上日本高能雜誌封

面及亞洲物理雜誌封面。

而在量測電荷宇稱的不對稱性中,用在探測B介子衰變置的關鍵儀器

──頂點探測器,則由台大客座教授上野耕資及副教授王名儒負責。

電荷宇稱是關於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對稱關係。物理學家在實驗室中

可用能量產生成對的物質及反物質,所以科學家們堅信,在宇宙誕生

大爆炸之際,世界上有等量的物質與反物質。三十七年前,科學家

J.W.Cronin和V.L.Fitch曾在K介子系統量測到電荷宇稱的不對稱性,

以此獲得一九八0年諾貝爾物理獎。

台大物理系副教授王名儒解釋,時至今日,整個宇宙仍只見物質,不

見反物質;為了解開這個自然界之謎,多國合作投入數億美元,以人

造方式大量生產B介子及B介子對,希望藉量測它們衰變至特定管道

的機率,判定此系統中有無電荷宇稱被破壞的現象,以擴展人類對自

然界的基本認識。

王名儒說,昨天跨國宣布的重大物理發現,自一九九九年六月以來從

實驗收集到的三千一百萬對B介子中,測量到電荷宇稱的不對稱性,

證明「電荷宇稱對稱性被破壞的信心水準高於99.999%,」,且此對

稱性的破壞在某些時候幾乎為0.99加減0.15;這項數值若為1代表完全

不對稱,為0則代表完全對稱。 

【2001/07/24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