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流感真是致命毒菌嗎?

資料來源:CCTV

2001年8月10日

日前,鮮為人知的美國NASA星球防御處再次接到任務預防火星流感

如果火星人攻擊地球,他們不會是拿著激光槍長得跟人差不多的家伙

,他們將是有殺傷力的微生物。到那時誰來保護我們呢?

■“黑衣人”盧梅爾:防止火星流感殺死人類

誰來保護我們地球人不受火星人的傷害?在好萊塢電影中,這項任務

是由“黑衣人”來承擔的。“黑衣人”是由几個扮相夠酷的男人(或

女人)組成的,他們負責保証外星人在地球上不惹事生非。在實際生

活中,這項工作是由生物學家、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的星球防

御處官員約翰﹒盧梅爾負責的。他的辦公地就設在華盛頓的國家宇航

局總部。每次國家宇航局組織的太空行動都會帶回一些有危害性的東

西,這時,盧梅爾就要制定出一個防御計划。

在接下來的几年里,盧梅爾的注意力將集中在紅色的火星上。國家宇

航局將于2005年執行從火星采樣的計划,飛船將于3年后返回。科學

家希望通過分析采到的火星岩石、土壤等,解開火星的秘密,如火星

的地理形成過程,是否曾有──并仍有生物存活。

對于好萊塢版本的“黑衣人”中出現的巨大生物,盧梅爾可一點都不

緊張,他更關注微小的虫子,它們的破壞性更強。國家宇航局最終目

的是控制火星上的流感,使人類免于像牛群一樣成批死去的命運,并

且防止人類感染到跨星球的有害細菌,以免發生抗生素對其束手無策

,任由病菌在森林、田野四處傳播的慘狀。

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有多大呢?1997年由位于華盛頓特區的國家科

學院組織了一批生物學家,專門評估從火星上采集物質的危險性。按

照他們的說法,這種可能性并不大。另一方面他們也一致認為“并不

存在零風險”。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擔心月球上的微生物,“阿波羅

11號”的宇航員在返回地面后的三周內,一直處于被隔離狀態。

火星人進攻的話題一度是小說家獨有的主題。但真正的事實往往緊隨

虛構的故事發生。1957年,宇航員被送上軌道,几個月后,生物學家

、諾貝爾獎獲得者蘭德勃格就開始警告科學界,警惕太空中不同領域

的交叉感染。

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榮譽教授李文瑟爾透露,阿波羅登月計划星球隔離

區負責人發現了飛船上工作人員的兩個失誤,這兩個失誤可以導致月

球上的生物擴散。但國家宇航局并不以為然,畢竟大多數科學家都認

為月球上發現生物的可能性為零。

李文瑟爾說:“我們制定了嚴格的規定,但由于人人都認為沒有危險

,這些規定常被忽視。”他不贊成國家宇航局匆忙地對火星進行采樣

,這種在科學家做出火星上是否含有危險生物結論之前就采樣的做法

不夠穩妥。

但這并不意味著對人類來說火星就是安全的。從火星上取的樣很可能

含有有機體,或者以較活躍的形式,或者在休眠。

■休眠真茵:宇宙輻射也殺不死

采樣任務直到明年才能開始,噴氣動力實驗室的工程師已經設計了几

個將標本在干淨密封的容器中帶回的方案。

目前的方案是:國家宇航局將制作兩個安在著陸艙上的活動臂。在火

星上,采集500克石頭和土壤后,活動臂再將標本運到著陸艙內的14

厘米寬的圓狀容器中。

每個著陸艙都配一枚被稱為MAV的三級火箭。圓狀容器能保持干淨,

 MAV的外部卻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火星表面。

在用來研究地球上最致命的生物的Fort Knox微生物實驗室里,這些從

火星帶回的標本將經受嚴格的檢查。如果發現活的生物,按盧梅爾的

說法,“它們不會有在地球上觀光的機會。”盛放標本的容器經過檢

查,發現沒有滲漏之后會被送至安全的地點。盧梅爾說,盡管存在感

染的機會很小,但研究人員仍愿采用保守穩妥的方法。

標本將被安放在空氣壓力低于室內空氣壓力的箱子內,而實驗室的空

氣壓力又低于室外。這樣,一旦有東西滲漏,空氣也只會向室內流動

。

■當火星上的第一罐泥土被打開時,“黑衣人”盧梅爾和同事們會盯

牢它

確定所采的標本中是否含有有機物是整個行動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盧梅爾提到了火星上的隕星ALH84001事件及后來圍繞它進行的是否有

生命痕跡的爭論。“在其中發現的物質與火星上的生物是否有關系并

不確定,”他說, “但這件事深刻地說明我們缺少生命存在的証據。

”

生物學家并非完全束手無策。目前科技已具備了一個分子一個分子地

搜尋生命跡象的能力。但是即便發現這樣的跡象,科學家們還必須分

辨出它是真正地存活著,還是僅僅作為化石出現。盧梅爾說,如果國

家宇航局按計划于2008年取回標本,那時的技朮會比現在先進十倍。

官方認為,公眾應該在看到隨之而來的便利的同時,判斷其風險性。

來自火星的新鮮土壤除了帶來能極大程度地改變我們生活的新發現,

還會帶來一些我們無法預料到的東西。當然,當火星上的第一罐泥土

被打開時,“黑衣人”盧梅爾和同事們也會盯牢它的。盧梅爾說,電

影里的黑衣人可以對一切漫不經心,而他在保護地球時,絕不會漫不

經心的。(湯韞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