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碰撞理論中國科學家提出月球起源新說

資料來源:新華網

2001年9月14日

東方網9月14日消息:月球的起源對人類來說一直是一個未解的科學

之謎,來自福建泉州地震局的中國地理學家黃金鐘提出了一個全新的

彈性碰撞理論。

這位四十五歲的地理學家在此間向中國科協學朮年會提交的論文中認

為,在距今約四十六億年前,位于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有兩顆火星大

小的行星,它們因軌道動力學不穩定而發生碰撞分裂,其中的碎塊之

一形成了今天月球的前身,或稱為原始月球。

黃金鐘說,原始月球是一個熔融狀的天體,繞太陽公轉。由于受木星

引力的影響,原始月球的運行軌道逐漸發生變化,在距今約四十四點

六億年前與地球的南極地區發生彈性碰撞,然后快速反彈離開地球。

碰撞產生的反彈力與地球自轉的慣性離心力的共同作用使月球開始繞

地球轉動。

事實上,月球起源新說來自黃金鐘提出的太陽系天體進化學說。他的

有關理論提出后,在國際上引起了一定反響。他曾應邀參加北京第三

十屆國際地質大會和日本第二十三屆國際天文學大會。去年六月,他

的專著《太陽系自組織進化論》由中國科學技朮出版社出版。日本著

名的太陽系起源研究專家、日本學士院院士林忠四郎認為,黃金鐘的

理論是繼美國、前蘇聯和日本三大代表性學派之后“屬于創新的太陽

系起源的新學派”。

目前,國際上關于月球的起源共有四種學說。“分裂說”認為月球是

從地球分裂出去的一塊﹔“俘獲說”認為月球本是一個獨立的行星,

在靠近地球時被地球引力俘獲﹔“雙星吸積說”認為地球和月球由同

一團物質云同時聚集形成﹔“大沖擊說”認為在地球尚處于熔融狀態

時,一個大的星子與地球撞擊,拋射出來的物質被送入地球軌道,逐

漸聚集形成月球。但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些假說都存在缺陷。

黃金鐘說:“彈性碰撞理論包含了以上各種假說的合理成分,但絕不

是簡單的綜合”。他稱,這一理論有三大科學界公認的全球性地質學

証據:地球上存在一個總長七萬多公里的全球岩石圈破裂帶﹔地球的

形狀呈南凹北凸的梨形﹔地球在早期演化階段存在一個全球性的岩漿

大洋。此外,他還從月球的內部結構、月球的化學組成、月球岩石的

年齡、月球公轉和自轉的特征等方面進行了論証。

不過,要使黃金鐘的理論被人們廣泛接受尚需時日。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專家馬瑾表示:“這個理論很大膽,但必須

要有一個論証方案,需要通過大規模的科學論証來証明,否則只能停

留在假說階段。”

作者:王永康、張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