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華網
2001年12月20日
外星人會不會來到我們身邊,外星人和我們有什么共同之處,我們看
到的流星雨和地球有什么關系,探測月球有什么好處?提起外星人,
大多數人都會立刻想起科幻小說、電影里出現的形象,在每個人心中
都有關于地外文明的疑問。這些疑問將在中央電視台元旦前夕轉播的
紀念“科學先生”卡爾﹒薩根的“科學與公眾論壇”上得到解答。在
會上,來自各國的科學家向大家講述了人們關心的“外星人”、“登
月計划”和“不明飛行物”的奧秘。而讓人們感到最興奮的就是關于
地外文明的探索。
探索一:UFO和外星人不是一回事
提起外星人,有不少人會提到飛碟、UFO──不明飛行物,但是中國
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南仁東說,嚴肅的科學認為沒有証據表明地
球曾被地外文明造訪過。南仁東介紹說,在英國有1600多次,美國有
1200多次關于UFO的報道。但是后來研究發現,那些不明飛行物大部
分是飛機、碎片、氣球、大氣現象和一些其他天體。美國天文學家卡
爾﹒薩根認為,由于人類的理解和認識能力不完善,當人們的懷疑與
探究意識普遍淡薄時,我們就不得不滑入了迷信與偽科學的泥沼。而
有人認為,“沒有強有力的証據可以証明UFO沒有來訪問地球,所以
UFO是存在的,所以宇宙中一個地方存在著智慧生物”是非常可笑的
推論。但是UFO和尋找地外理性生命不是一回事。
探索二:尋找人類地外的理性生命
尋找地外理性生命,就要涉及到“生命和理性的本質”這一討論了。
南仁東認為生命有3個界定:第一,生命是一個目的在保持的過程﹔
第二,根據薩根推崇的平庸原理,因為地球的生命是以碳基為基礎的
,我們尋找的地外生物也應該是碳基的﹔第三,生命是一個控制信息
系統,生命的密碼由DNA控制,它決定著生命的演化復制等過程。所
謂的平庸理論,南仁東解釋說,對于大的樣本,不可能一個個地去研
究,就如買瓜子,嘗一個就可以基本推斷出其他的味道。生命為什么
會走向理性,為什么會擁有智慧?南仁東說,這對生命個體有好處,
理性智慧應該是最有價值的演化。
以前人們認為只有自己是有智慧、有理性的,但是這是不對的,人類
不知道動植物的理性,研究表明,智慧取決于大腦皮層的質量,海豚
是地球上惟一超過人類的物種。雖然我們不知道海豚如何看待人類,
但是很難講海豚沒有人類聰明。只不過,人類是惟一掌握技朮的動物
。所以我們尋找地外理性生命,實際上是在尋找人類的技朮同類。
探索三:外星人是人類的終結者嗎?
尋找地外理性生命會給人類帶來什么?南仁東說,這完全需要人們發
揮想象。比如,帶來的好處可能是,終結人類的孤獨﹔發現地外理性
生命比人類生存的時間長,人類可能會受到啟發,獲得生命信息﹔進
一步認清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抑制人類的貪婪、狂妄等劣根性。
不過,南仁東認為,從另一方面說,可能會引起危機,也許會遇到一
些影視作品中的壞鄰居攻擊人類﹔或者不同國家、民族得到外星人的
消息多寡不同而引起地球人的內亂。而外星的高度文明也可能使人類
坐享其成,而懶惰退化。
探索四:與外星人通訊
南仁東說,在地球上的生命可以挑戰人類不敢想象的極限環境中生存
,水在太陽系中也不獨屬地球一家所有,大氣層也存在于太陽系外行
星。似乎我們應該有很多聰明的鄰居,為什么人們從來沒有他們的消
息?南仁東介紹說,由于天文物理技朮等因素的限制,世界上尋找地
外理性生命的科學家認為星際旅行是被約束的,人們不大可能與外星
人真正面對面。與外星人交流的惟一途徑可能是無線電通訊,不管外
星人想不想和人類交流,他們技朮活動產生的電磁波會出賣他們的蹤
影。科學家借助的射電天文望遠鏡,有名的Arecibo 300米相當于把人
類的瞳孔擴大1000億倍。而至今的尋找外星人有奧茲瑪(1960)、獨
眼神(1974)、HRMS(1992)、鳳凰計划(1993至今)。雖然人類
監聽太空至今毫無結果,但是人類探索太空的計划丰富了人類的創造
力和想象力。
探索五:流星和地球有親緣關系?
在前些日子,獅子座和雙子座的流星雨引起大眾的天文熱情,而作為
我國系統研究隕石第一人的歐陽自遠解釋說,很多隕石都和地球有親
緣關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歐陽
自遠是我國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但他原先是學習地質科學的,他
關注隕石和宇宙塵,研究天體的化學成分、礦物組成、結構構造、演
化過程。歐陽自遠最潛心研究的樣品是構成地球的最原始的物料,這
些隕石和地球同齡,都是46億年。這些隕石一般是小行星或彗星的破
碎的殘片,或是太陽系形成時殘留的物質。現在通行太陽系起源的說
法,太陽系最早是一團星云,后來凝聚成很多小團塊,這些小團塊聚
成了地球、火星等9大行星。為什么說這些小隕石是組成地球的原始
材料?歐陽自遠打比方說,就像搖煤球一樣,煤渣搖成煤球后,也有
很多渣滓裹不進去,這些東西在空中運行,有一天掉下來,就是隕石
。歐陽自遠說,現在我們在地球上已經找不到任何46億年前的東西了
,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0多億年前形成的,人類也無法觀察地球的
原始面貌。所以,這些隕石是認識地球早期演化的重要依據。
探索六:跳出地球之外
歐陽自遠有一個想法,人類在地球上研究地球并不是惟一的途徑,應
該跳出地球之外,在更大的時空范圍里對地球做整體性、全面的描繪
和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地球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作為研究
過月球、火星上隕石的科學家,歐陽自遠說,近几年月球探測的發展
成果已經奏響了人類重返月球的序曲,而進行月球探測,將可以利用
月球上的能源,比如太陽能、核聚變燃料﹔也可以開發利用月球上的
特殊環境,月球可以達到地球上很難實現的高真空、無磁、弱重力、
高潔淨的環境,研究生產特殊生物制品、材料,建立天文觀測台、深
空探測前哨站、運轉站、對地監測站。現在,美國、俄羅斯、日本、
印度等國家已提出各具特色的重返月球計划。而歐陽自遠也正極力推
進我國月球探測項目的立項。他認為,現在月球探測是為了研究月球
和地球的起源,擴展人類的生存空間,為人類持續發展服務。而人們
在月球探測上還面臨月球資源的全球分布和利用。
(孫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