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2年1月1日
【大紀元1月1日訊】不管如何,現在國際上許多勇敢的科學家已經開 始正視達爾文進化論遇到的嚴重挑戰。至少認識到達爾文進化論只是 很多關于生命起源學說中的一种,并非絕對真理。新西蘭分子生物學 家邁克﹞但頓(Michael Denton )在《進化:危怠的理論》最后一 段的結論中說:「盡管進化論有崇高的地位,多少人花了多少心思力 量,將生命的活力局限在達爾文主義的思想之中,真理告訴我們:大 自然并不受牢籠。直到如今,我們對新生物的出現仍然無知;那謎中 之謎---地球上生命之始---仍然像達爾文在獵狗號上揚帆的時候一樣 神奇。」 在漫長的宇宙歷史中,我們的地球遇到洪水、海嘯、地震、火山爆發 、冰川、外來天體的撞擊都是有可能的。太陽系內有大約14億顆彗星 ,還有闖入我們太陽系的小行星。雖然其中相當一部分會被質量較大 的木星捕獲后繞木星軌道運行。但是誰能保證所有這些天體都不會撞 擊地球呢?特別是對于當太陽系各行星處于十字形排列時位于拉格朗 日不穩定點上的彗星。目前科學界的共識是,只要地外撞擊體的直徑 處于0.6千米∼5.0千米之間,就有可能使全球陷于「撞擊冬天」的困 境,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黑暗而寒冷的冬天將籠罩全球,導致顆粒無 收,生態系統破坏,全球性的飢荒,直接撞擊造成的生物滅絕,臭氧 層的破坏, 酸雨的出現,植物的中毒,人類將處于世界末日的邊緣。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天文學家休梅克估計,在目前的近地空間,直徑 為10米左右的近地小行星和近地慧核約有20万顆,這些小天體平均每 1000年与地球撞擊一次;直徑大于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和近地慧核數 目高達2000 顆,平均每10万年和地球撞擊一次。1994年7月17日∼21 日,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与木星相撞,撞擊的總能量相當于地球上現 有核武器當量總和的許多倍。象這樣的彗星是否有可能偏离軌道撞向 地球呢? 美國加州大學洛山磯分校的地質學家弗蘭克.凱特在98年11月18日的 《自然(Nature)》 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已經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上的奇克蘇盧布鄖坑中,找到了一塊埋在白堊紀結束、第三紀開始 時(第三紀与恐龍滅絕的時間大體一致)的地層中的鄖星碎片化石, 此化石中含有外星物質鉻,被認為是6500万年前鄖星撞擊地球的證据 。 据科學家們計算,當時一顆鄖星墜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巨大的 碰撞把鄖星向西拋出去5400英里,落在太平洋中部的洋底,由此碰撞 導致恐龍的滅絕。 那么除了地球被撞擊外,還可能有其它大災變的原因。比如,地殼板 塊的大變動。九十年代初,澳大利亞的一些科學家在离南極二百英里 的地方發現了山毛櫸。他們測定有兩百到三百万年歷史。按現在地質 學的假設,把南極這塊大陸移動到能長山毛櫸的地方要五六千万年, 而這證据只有二三百万年的歷史。所以唯一的解釋是:可能由于地殼 大變動,南極大陸在不到兩百万年的時間里移動到了溫帶。 1977年在西伯利亞,一個俄國工人在開著推土机時,注意到一塊冰凍 的黑乎乎的奇怪東西。走近一看,他惊訝的發現是形狀象大象一樣的 生物遺骸。他發現了一個保存完好的猛瑪象。隨后在整個北半球的無 人區,西伯利亞北部,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成千上万的哺乳動物的冰凍 遺骸,主要是猛瑪象,也有犀牛和其他一類的生物。有的很完整,有 的被扯碎和樹枝絞在一起。檢驗它們胃里食物的時候,發現了還沒有 來得及消化的毛莨草、風信子、金鳳花、菖蒲等,這些植物在今天的 西伯利亞北部是不可能生長的,它們是气候更溫和地區的草原植物, 但為什么會出現在离北極很近的地方?此外,在阿拉斯加也散布著無 數大型動物的冰凍遺骸,和這些遺骸在一起的還有石造手工藝品,證 明人類曾經和這些動物在一起生活過。對這一神秘現象的唯一解釋是 整個地殼發生了大的位移。它們所在的土地被突然推到一個冷得多的 气候條件下。 大洪水也可能是大災變的原因。在世界各國神話傳說中几乎都有關于 大洪水的記載, 在美洲130多個印地安民族中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不以 大災變為主題的神話。据新華社1986 年4月9日電,土耳其官方通訊社 再次宣布在達阿祿山(海拔5200米的死火山)山頂,發現了類似「諾 亞方舟」的東西,并從空中拍攝了照片,舟頭部呈洋蔥狀,船身長度 与圣經中記載的吻合。人類的上一次文明是不是因為大洪水而滅絕的 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索。 隨著更新的考古證据被發現和分子生物學的新發展,科學家們相信不 久的將來,生物的神秘起源之謎必將被揭開。 (新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