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中的神秘現象(上)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2年1月5日

【大紀元1月5日訊】中國的學術界對于夢溪筆談評价極高。或是「知

名度最高,影響最大,傳播最廣」,或是「我國古代科學的杰作,是

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份寶貴遺產」。然而,對照學者的評論与夢溪筆談

原文,我們不難發現,學者們一律對夢溪筆談中記載的神秘現象避而

不談。其中原委,這里先不論。我們將整理出夢溪筆談中記載的一些

神秘現象,和一些現代科學置之不理的科學方法。 

對于現代神秘現象的研究,一些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然后

斥之為「幻覺或是騙子」。最后再蓋上迷信的大帽子。現實社會中也

确實有欺騙的情況。也許沈括的聲譽能夠幫助我們去除一些「噪聲」

,去直接思考這些神秘現象和不同的科學方法。 

天目与他心通
 
山陽有一個女巫,本事很大。我和伯先生曾經把她叫來問話。只要是

人間的物品,即使是在千里之外,問她她都能說得上來。別人心里一

動念,她就能知道了。當時有客人正在下棋,隨手抓了几顆黑白棋子

握在手中,問她數目,她總能說得對。于是又隨便取了一把棋子,這

下可就不知道數目了。原來別人心里知道的她就能知道;心里沒有,

她也就不能知道了。又問她箱子中的物品,她都能說得上來。當時伯

先生正好有几百冊《金剛經》,放在一個大箱子里。博士指著問她:

「里面是什么?」她說:「是空箱子。」伯先生說:「里面有几百冊

佛經,怎能說是空箱子呢?」女巫沈默許久又說:「不要騙我,是空

箱子!」

編者按:

我們肉眼所看到的物體,不是物質真正的存在形式。有功能的人天目

開了,就能看到物體在另外空間的存在形式或是影像。在我們這個空

間千里之外的物體,在另外空間可能近在咫尺。在我們這個空間有相

似的物體,在另外空間去可能沒有。經書在另外空間的表現形式不一

樣,女巫所在的層次就看不到。

精神和物質即使是一性的,一個人心里想什么,就會有相應的物質產

生。特异功能者感受到了這种物質,也就知道別人心里在想什么了。 

原文:山陽有一女巫,其神極靈。予伯氏嘗召問之,凡人間物,雖在

千里之外,問之皆能言。乃至人中心萌一意,已能知之。坐客方弈棋

,試數白黑棋握手中,問其數,莫不符合。更漫取一把棋,不數而問

之,是亦不能知數。蓋人心所知者,彼則知之;心所無,則莫能知。

如季咸之見壺子,大耳三藏觀忠國師也。又問以巾篋中物,皆能悉數

。時伯氏有《金剛經》百冊,盛一大篋中,指以問之:「其中何物?

」則曰:「空篋也。」伯氏乃發以示之,曰:「此有百冊佛經,安得

曰空篋?」鬼良久又曰:「空篋耳,安得欺我!」此所謂文字相空,

因真心以顯非相,宜其鬼神所不能窺也。

返老還童神藥

陳允在衢州做官。他的歲數大了,頭發也落了,牙齒也掉了。一天,

有一位客人求見。他衣衫襤褸,要贈送陳允一劑藥。要陳允抹在牙齒

上說是可以使他返老還童。陳允不是很相信。過几天,還是取出來抹

一些在上牙上,抹几下就作罷。回到家里,家里人看到他,都笑話他

說:「你為什么用墨染你的胡子?」陳允嚇了一跳,拿出鏡子一照,

下面的胡子黑的象漆一樣。再看頭頂,已經長出了几寸頭發;牙齒也

只好像就要長出來了。我看到陳允的時候,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上面

的胡子和頭發都是黑的,而下面的胡子卻白得像雪一樣。 

原文:供奉官陳允任衢州監酒務日,允已老,發禿齒脫。有客候之,

稱孫希齡,衣服甚襤褸,贈允藥一刀圭,令揩齒。允不甚信之。暇日

,因取揩上齒,數揩而良,及歸家,家人見之,皆笑日:「何為以墨

染須?」允惊,以鑒照之,上髯黑如漆矣。急去巾,視童首之發,已

長數寸;脫齒亦隱然有生者。余見允時年七十余,上髯及發盡黑,而

下髯如雪。 

「點石成銀」

還有一件事是正郎官蕭渤來到了京城,他有一個給犯人臉上刺字的手

下姓石。石某可以把沙土在手中一搓就變成了銀子。蕭渤對他很好,

問他其中原委。石某說:「這其中有真气,不能隨便教別人。但是吃

了我的藥以后,可以喊一聲就變。」蕭渤吃了石某的藥,拿來石塊,

果然喊一聲就能變成銀子。蕭渤是當時的宰相荊公的儿女親家。當時

丞相權力很大,我在他手下做官,親眼看到了這件事。后來各种各樣

的人紛紛去找石某,石某就逃走了。石某剛走,蕭渤的法術也就不靈

了。石某是山東人。當時曾子在山東做官,听說了這件事,就派人到

他家里去尋訪,也找不到他。蕭渤既然吃了藥,總能延年益壽吧,可

是不過几年,蕭渤就死了。石某的本事也許不過是幻術而已。 

原文:又正郎蕭渤罷白波輦運,至京師,有黥卒姓石,能以瓦石沙土

手挼之悉成銀,渤厚禮之,問其法,石曰:「此真气所化,未可遽傳

。若服丹藥,可呵而變也。」遂授渤丹數粒。渤餌之,取瓦石呵之,

亦皆成銀。渤乃丞相荊公姻家,是時丞相當國,余為宰士,目睹此事

,都下士人求見石者如市,遂逃去,不知所在。石才去,渤之術遂無

驗。石,齊人也。時曾子固守齊,聞之,亦使人訪其家,了不知石所

在。渤既服其丹,亦宜有補年壽,然不數年間,渤乃病卒。疑其所化

特幻耳。

神奇的舍利子

熙宁年間,我路過咸平,當時劉子先是咸平的知縣。我們路過一座廟

時,子先對我說:「這里有一顆佛牙,很是神奇。」我于是恭敬地取

出佛牙。突然,佛牙象人出汗一樣,涌出許多液體來。也不知道有多

少,或是在空中飛,或是落到地上。人右手去接,液體會透過手;落

到床上,會發出聲響,而后透過。液體閃閃發光,耀人雙目。后來有

人把佛牙請到了京城,流傳于達官貴人的家里。各种神奇的故事無法

一一細數。后來皇上有命,造一個木浮圖來收藏佛牙,這就是現在的

相國寺西塔。 

原文:熙宁中,予察訪過咸平,是時劉定子先知縣事,同過一佛寺。

子先謂余曰:「此有一佛牙,甚异。」余乃齋洁取視之。其牙忽生舍

利,如人身之汗,瘋然涌也,莫知其數,或飛空中,或墮地。人以手

承之,即透過;著床榻,摘然有聲,复透下。光明瑩徹,爛然滿目。

余到京師,盛傳于公卿間。后有人迎至京師,執政官取入東府,以次

流布士大夫之家。神异之跡,不可悉數。有詔留大相國寺,創造木浮

圖以藏之。今相國寺西塔是也。 

「龍火」顯威

內侍李舜舉家曾經被雷所擊。西屋有火光從窗戶中一下跳出屋檐去。

人們嚇得紛紛向外跑。等到雷停了,房子還是好好的,只是牆壁窗戶

紙都變黑了。有一個木格子,里面放了各种物品。其中的銀器都被燒

化了流在地上,漆器卻沒有焦灼的痕跡。有一把鋒利的寶刀,在刀鞘

里熔化了,刀鞘卻完好無損。大家都說應該先燒草木而后才是金屬,

現在金屬被燒化了,草木卻一點沒有損坏,真是奇怪。佛經里說:「

龍的火遇水更旺,人的火遇水就滅。」原來真是這樣的。人只能知道

人的層次中的事,在此之外,更有無窮的天地。要想用微不足道的人

的智慧与知識而去探根求底,那不是太難了么! 

編者按:這一段描述很象現代人說的球狀閃電。這里的火不是這個空

間的火。

讓人奇怪的是,沈括觀察到的這些神秘現象,沒有一個現在有了解釋

。可為什么現在的科學家就沒見到?

中國大陸學者對沈括的這些記載視而不見;「迷信」,「騙子」的帽

子滿天飛。這樣的環境,看到特异現象的人也不敢對別人說,這些現

象也就「不存在」了。 

原文:內侍李舜舉家曾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間出,赫

然出檐,人以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牆壁窗紙

皆黔。有一木格,其中雜貯諸器,其漆器銀釦者,銀悉鎔流在地,漆

器曾不焦灼。有一寶刀,極堅鋼,就刀室中鎔為汁,而室亦儼然。人

必謂火當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鑠,而草木無一毀者,

非人情所測也。佛書言「龍火得水而熾,人火得水而災」,此理信然

。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區區世智情識,窮

測至理,不其難哉!

菜花中的佛像

一些蔬菜象蕪菁、菘、芥,在大旱的時候,末端會結成花的樣子,或

是象蓮花,或是象龍蛇的形狀。這种現象司空見慣,也不覺得惊奇了

。熙宁年間,李賓客家里在院中的菜花都成荷花的形狀,更令人惊奇

的是,許多花里坐了一個佛像,就象雕刻的一樣。大旱突然來的時候

,佛像也不變形。有人說:「李先生的家里虔誠地供奉佛,所也才會

有這樣的奇异現象。 

編者按:宗教人士中的奇异現象數不胜數。李先生有敬佛之心,另外

空間的生命看到了,都會幫他。他的居所周圍在另外空間也就与眾不

同了。表現在這個空間,就是這佛像了。

現代科學不承認另外空間,更不承認另外空間的生命。這樣,對于許

多來源于另外空間的現象就無法解釋。 

原文:菜品中蕪菁、菘、芥之類,遇旱其標多結成花,如蓮花,或作

龍蛇之形。此常性,無足怪者。熙宁中,李賓客乃之知潤州,園中菜

花悉成荷花,仍各有一佛坐于花中,形如雕刻,莫知其數。暴干之,

其相依然。或云:「李君之家奉佛甚篤,因有此异。」

昭封順濟王的蛇

彭蠡小龍,有很多奇特的事情,几乎每個人都能說得出來几件,其中

有一件最神奇了。熙宁年間,官軍去南方打仗,有數十條船順江南下

。剛一离開真州,就有一條小蛇上船。有人認得他,對大家說:「這

是彭蠡小龍,應該是來保護軍船的。」主持禮儀的人拿出干淨的器皿

獻上,蛇就趴在上面。然后船一路順風,一天可以走上百里,也沒有

大的風浪。很快就到了洞庭湖。蛇又上了一條商船回到南康。老百姓

說他的領地只到洞庭湖為止。有官員听說了這些事情,皇上下詔封為

順濟王,并讓禮官林希(林子中)宣讀詔書。子中來到祠堂,剛燒完

香,就有一條蛇落到了祝先生的肩膀上,祝先生說:「龍先生來了。

」小蛇的重量一條胳膊都舉不動。小蛇慢慢下來到了桌子中間。他的

頭象烏龜一樣,一點也不象蛇頭。子中說:「要齋戒三天后才能夠供

奉祭品。這可是皇上的命令,您要听從才是。」蛇听了,就徑直到了

銀香盒里,盤了三天。三天祭日過了以后,就獻上了酒。蛇從盒子里

伸出頭來喝酒。很快又出來,順著桌子行進。蛇的顏色象濕胭脂一樣

,發出光芒。穿過一個剪彩花時,尾巴還是紅的,前面就是黃的了。

又穿過一條花,就變成了綠色。過了一會儿,上了房頂。很快又進了

帳篷,就看不見了。第二天,子中要离開了,蛇在船后面送行。這條

蛇經常在船上出現,与通常的蛇也沒什么區別。但是蛇應該是蜿蜒向

前游動的,但這條蛇卻是直行,老百姓就是這樣來區分他的。 

編者按:人也好動物也好,在這個空間就是一塊肉。在我們這個空間

都是蛇,在另外空間可大不一樣。我們平時不也常說某一條狗特別通

人性嗎?這可不是基因加上環境的作用可以說得清的。許多時候現代

科學就是用几個名詞來塘塞,其實架不住推敲的。

原文:彭蠡小龍,顯异至多,人人能道之,一事最著。熙宁中,王師

南征,有軍仗數十船,泛江而南。自离真州,即有一小蛇登船。般師

識之,曰:「此彭蠡小龍也,當是來護軍仗耳。」主典者以洁器荐之

,蛇伏其中。船乘便風,日棹數百里,未嘗有波濤之恐。不日至洞庭

,蛇乃附一商人船回南康。世傳其封域止于洞庭,未嘗逾洞庭而南也

。有司以狀聞,詔封神為順濟王,遣禮官林希致詔。子中至祠下,焚

香畢,空中忽有一蛇墜祝肩上,祝曰:「龍君至矣。」其重一臂不能

胜。徐下至几案間,首如龜,不類蛇首也。子中致詔意日:「使人至

此,齋三日然后致祭。王受天子命,不可以不齋戒。」蛇受命,徑入

銀香奩中,蟠三日不動。祭之日,既酌洒,蛇乃自奩中引首吸之。俄

出,循案行,色如濕胭脂,爛然有光。穿一剪彩花過,其尾尚赤,其

前已變為黃矣,正如雌黃色。又過一花,復變為綠,如嫩草之色。少

頃,行上屋梁。乘紙幡腳以船,輕若鴻毛。倏忽入帳中,遂不見。明

日,子中還,蛇在船后送之,逾彭蠡而回。此龍常游舟楫間,与常蛇

無辨。但蛇行必蜿蜒,而此乃直得,江人常以此辨之。

(選自UK新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