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在中國-唐山地震調查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2年3月8日

作者﹕李嬰

【大紀元3月8日訊】1976年7月28日,在中國北部一個叫唐山的小城

,一場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傷的浩劫在這里發生。中國的醫

務工作者曾對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難脫險的一些人作過調查,

他們多是被房屋倒塌砸傷埋在廢墟下的幸存者。幸存者當中的半數

以上的人回憶說,遇險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

外平靜和寬慰,無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這危難之際,還有某

种歡樂或愉快的感覺,并覺得思維過程异常迅速,浮想聯翩。此時

,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視,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轉浮現于腦際,飛逝

而過,且內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節,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戀場面、

工作佳績、獲獎喜悅等。這种現象被稱為生活回顧或“全景回憶”

。

一位唐山大地震時只有23歲的劉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傷了腰椎

,再也不能站起來。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瀕死體驗時說:我思路

特別清晰,思維明顯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節如電影般一幕幕在

腦海中飛馳而過,童年時与小伙伴一起嬉笑打逗,談戀愛時的歡樂

,受厂里表彰時的喜悅……

更有趣的是,近半數人有意識或靈魂從自身分离出去的感受,覺得

自身形象脫离了自己軀體,有人將之比喻為“靈魂出殼”。他們強

調自身功能的感覺是在身體之外的某處空間,而不是在大腦,并認

為其生理的身軀是無活力和無思維的。甚至有的報告者還稱,在自

己生理身體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象。這种

軀體外的自身形象也具有某些生命指征,如脈搏、呼吸等,有時還

可返回到自己生理的身體中去,或同其以某种方式相連接,与自己

生理的身體相比重量輕,但身高和年齡相同。也有稱當時自己生理

的身體并非健全,如喪失听力或缺少某個肢體等,而非真實的身體

卻不存在這种缺陷。一被調查者這樣描述:“當時覺得自己身體分

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那只是個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

它比空气還輕,晃晃悠悠飄在空中,感到無比舒适。”

約1/3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樣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

有一些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或被擠壓的感覺,稱為“隧道體驗”

。有人還感到在這黑暗的坑道內行進已快到了盡頭,看見了光亮,

“光明即將來臨”。某被調查者稱,當時“似狂風大作,飛沙走石

,渺無人煙,走向哪里?慌不擇路時出現一個大黑洞,走進去不覺

得害怕,洞里還濺起層層水花,走啊,走啊,在仿佛見到光亮時,

我急速跑出了洞,又見到了天日……”

還有約1/4的被調查者體驗到,“遇見”非真實存在的人或靈魂形

象。這种非真實存在的人多為過世的親人,有如同他們一起進入非

塵世領域繼續生存;或者是在世的熟人或陌生人,貌似同他們團聚

。其“靈魂”形象常被某些人描述為是一种“光輝”,另一些人則

將其看作是宗教的“化身”。

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李某這樣回憶自己的瀕死體驗:"身體好像已

經不屬于自己了,下肢似乎不翼而飛,身體的各個部位散落在空間

里,接著好像沉在万丈深淵里,四周一片黑暗,听到一聲聲難以描

述的莫名其妙的聲音,這种感覺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這時開始回

顧自己短暫的一生,但這些回憶純粹是一种意識流,根本不受大腦

支配。"

同一次地震中的幸存者王某陳述說:"朦朧之中進入了另外一個世

界,只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穿長袍馬褂的男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

面前,雖然离得很近,但相貌卻怎么也看不清楚,面部模糊一片。

他帶我走進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我眼前一片漆黑,只覺得身體在

不由自主地跟著他走。行至黑洞的盡頭,我才發現眼前是一個金壁

輝煌的地下宮殿。"做調查的研究人員從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中得

到81例有效的調查數据,他們將其歸納為40种類型:回顧一生、

意識与軀體分离、失重感、身體陌生感、身體异常感、世界毀滅感

、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時間停止感,等等。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講,

都能體驗到兩种或兩种以上感覺的并存。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瀕死體驗調查中,雖只獲得81例有效的調查數据

,确是目前世界瀕死體驗研究史上采集樣本最多的一次。81例受研

究者中,有47例在瀕死體驗前后性格有改變。瀕死體驗具有思維特

別清晰感的人,性格多變得溫順;而“遇見”非塵世的人或靈魂、

思維或行為不受意識控制而被審判感等體驗的人,性格多變得盲目

樂觀或急噪。在“死而复生”之后,絕大多數人對當時得瀕死體驗

記憶猶新,時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銘心。這些來自中國的調查結果与

世界其它國家學者的調查惊人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