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京報網
2002年5月10日
京報網訊 月有陰晴圓缺,但如果月球真的永遠地從我們的視野里消失,那該 是一種怎樣的失落?五名俄羅斯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地球許多自然災 害的禍源,于近日向俄政府提出了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建議─── 摧毀月球 理由:月球是地球的一只體格龐大的寄生虫,月球強大的引力導致 地球自然災害不斷 方法:美國在上個世紀50年代考慮在月球上引爆原子彈,摧毀月球 只需要在俄羅斯的“聯盟”型火箭上裝上6000萬噸級的核彈頭,然 后將它們射向月球即可 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星,自古以來,陰晴圓缺,它一直陪伴著我們 。然而,五名俄羅斯科學家對月球卻有另一種看法,他們不僅認為 月球是地球上發生的許多自然災害的禍源,還于近日向俄政府提出 了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建議:將月球摧毀! 地球甩不掉的寄生虫 摧毀月球!無論是誰,只要聽到這几個字,一定會認為這是某部科 幻片中的情節,要么就是提出這一建議的人是個瘋子,其瘋狂程度 比那些秘密克隆人的人不知超出了多少倍。然而,“摧毀月球”既 不是科幻片中的情節,提出這一建議的科學家也自認為他們不是瘋 子。他們都是俄羅斯響當當的科學家,他們聲稱,提出這一建議, 決非心血來潮,而是有著充分的根據,是他們多年研究后得出的結 論。 為首的科學家名叫弗拉迪米爾﹒克魯因斯基。此人在世界物理學界 的名氣并不是很大,但在俄羅斯卻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天體物理學家 ,也是“摧毀月球”計划最堅定的支持者。他指出,俄羅斯位于北 半球,大部分國土靠近北冰洋,冬季太過漫長,不僅農業生產受到 極大影響,冰天雪地的生活也讓許多人望而生畏。之所以出現這樣 的結果,長久以來被視為人類朋友的月球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克 魯因斯基因此聯合其他四名頂尖物理學家,展開了“月球對地球的 影響”這一課題的研究,并最終提出了大膽建議:摧毀月球。這些 科學家認為,摧毀月球,將使整個地球成為人類生存的天堂,俄羅 斯寒冷的冬季會因此一去不復返。 克魯因斯基表示,很多人聽到摧毀月球的設想后大吃一驚,這是可 以理解的,畢竟千百年來,月亮在人們的心目中建立起了自己的“ 聲望”。可是稍微有些天體物理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月亮其實是地 球的枷鎖,它就像一個鏈球,緊緊地拉著地球,使得地球的自轉速 度變慢,使得海潮起起落落。所以,說月球是地球的一只體格龐大 的寄生虫并不為過。 自然災害,月球惹的禍 那么,摧毀月球對地球乃至人類究竟有哪些好處呢?克魯因斯基解 釋說:“消滅月球,人類就消滅了飢餓,消滅了地球上許多災難與 痛苦。”這位物理學家接著分析說,月球強大的引力將地球拉歪了 ,使得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以一種笨拙的傾斜的姿勢繞著太陽轉, 因此使得地球上的氣候變化無常。 在俄羅斯,每到冬天,寒氣逼人,几乎一切作物都停止了播種與生 長。在同一時間,無情的旱災會肆虐非洲大陸。” 只要將月球摧毀,地球也就不再傾斜。如果地球的傾角變成0度, 這就意味著季節變化從地球上消失,整個地球就會擁有適宜的氣候 ,有些地方則會擁有永恆的春天。到那個時候,現在的沙漠會變成 綠洲,農作物會茁壯成長。全世界的孩子們也就不會忍飢挨餓,他 們的臉上會重現燦爛的笑容。 摧毀月球的難度不大 事實上,“摧毀月球,造福人類”這一驚人構想并非克魯因斯基和 他的同事們首次提出來的。早在1991年,《世界新聞周刊》便報道 說,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數學教授亞歷山大﹒阿比安就曾提出類似 的想法。當時,阿比安在接受這家周刊的采訪時口氣異常堅定地說 :“我現在無法預測人類何時會摧毀月球,但這件事似乎是不可避 免的。” 阿比安同樣是從為人類造福的角度提出摧毀月球這一建議的。 《紐約時報》援引當年負責對這一計划進行絕密研究的科學家萊昂 納德﹒雷費爾的話說,美國空軍是在月球上引爆原子彈計划的支持 者,因為前蘇聯于1957年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在航天方面,美國人落在了前蘇聯人的后面,在月球上引爆原子 彈,可以提升美國人的信心。 然而,經過仔細權衡,美國空軍高層認為這一計划的風險已經遠遠 超過了從中獲得的好處,因此,在月球上引爆原子彈的計划才以流 產告終。 那么,在人類現有的條件下,是否有可能使月球從宇宙蒸發呢?克 魯因斯基認為,現在的問題不是人類有沒有能力摧毀月球,而是俄 羅斯和其他國家是否同意這么做。他指出,摧毀月球計划并不復雜 ,只需要借助核武器,就能把地球從月球的陰影下解放出來。 克魯因斯基透露,摧毀月球對于今天的人類來說,是一件非常簡單 的事情。只需要在俄羅斯的“聯盟”型火箭上裝上6000萬噸級的核 彈頭,然后將它們射向月球即可。他說:“我們(俄羅斯)現在擁有 成百上千枚核武器,這些可怕的武器不僅沒有多少實際用處,關于 裁減核武器的談判還耗時費力。用它們來摧毀月球,也算是為人類 造了福。” 據悉,這五名科學家已經把他們的建議鄭重地提交俄羅斯政府。克 里姆林宮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內幕人士表示,這一建議不僅讓政府高 層覺得新鮮,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政府向這些科學家許諾, 將對這一建議的可行性進行認真研究。 摘自<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