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浪新聞
2002年5月12日
【明報專訊】當科學家或未來學家談論未來太空探索新計劃時,總 是愈天馬行空愈引人注目。什麼反物質推進器、磁力太空船,全都 成為追捧的對象。不過美國太空總署卻認為未來太空探索應「反璞 歸真」,發展核能火箭才是未來太空旅行的希望。 更快更安全慳錢 研究員說,核能可以更快、更安全及更省錢地實現 人類登陸火星及其他星體的夢想。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形容,用現 時的化學火箭作太空船推進器,就像用「馬車」環遊世界那樣,現 在該是用「火車」探索太陽系的時候。在未開發出更便捷的交通工 具前,核能有如火車頭,不失是一個可行而非遙不可及的技術。 未來5年十億美元開發 最近太空總署(NASA)便決定將焦點放在 核能火箭技術發展上,在未來五年耗資約十億美元,發展核動力火 箭,及供太空人生活及通訊所需的核能發電機。總署相信,利用核 裂變技術推進太空船,可使太空船的速度不斷提升、大大超越目前 的太空船,在短時間內抵達目的地。 事實上,近兩年來總署人員已常公開宣揚核能太空船的好處﹔總署 的科學家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核武實驗室也不動聲色地進行設計。 其中一個最可行的核能火箭構想,是太空總署俄亥俄州格倫研究中 心構思的「雙峰核熱火箭」(BimodalNuclearThermalRocket)。 往火星行程僅4個月 這種核熱火箭將有助實現人類下一個太空夢想 ——登陸火星計劃。總署初步計劃在二○一一年先把兩架載貨太空 船送往火星,三年後再派出載人太空船。按構想,在升空前,載人 太空船會分成三部分,各由經改良的傳統化學火箭發射升空。太空 船在地球軌道上重組後,啟動核反應堆,藉三支小核熱火箭推進, 增加太空船速度向火星進發。 在推進至理想的高速後,核熱火箭便可將核動力,集中於令太空船 不斷旋轉以製造人造引力,從以避免太空人長期處於低重力狀態令 身體變得孱弱。 不斷旋轉製人工重力 負責這項計劃的博羅斯基說,使用核熱火箭, 往火星的飛行時間可縮短至四個月,太空人隨後可在火星逗留一兩 個月,回程時約用八個月,總共時間不過一年多一點。太空人最為 此雀躍,因旅途時間愈短,他們暴露於危險的太陽及宇宙輻射的時 間會愈短。曾任太空人、現為太空總署高級科學家的克勞奇說,若 火星之旅來回時間兩年,太空人會踴躍參加,但若時間長些,在招 募太空人時會有困難。 探索冥王星 太空總署另一野心是探索冥王星,這是太陽系內唯一未 被人類接觸過的行星。若以核能技術,前往冥王星的時間將由目前 的十七年減半。 此外,太空船使用核能發電,毋須倚靠太陽能發電,可以前往太陽 光微弱的宇宙更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