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發現一古人類活動遺址

資料來源:人民網

2002年6月11日

人民網拉薩6月11日電 

記者劉亮明報道:西藏堆龍德慶縣境內發現一處古人類活動遺址。

這一發現將西藏高原人類居住的時間提前了1.5萬年,即距今2萬年

這里就有了人類的活動,引起了國內外學朮界的極大重視。

由于亞歐大陸板塊的激烈碰撞,產生了地球上最年輕、最遼闊、最

高的西藏高原。第四季冰川時期全球氣候變化及高原的隆升,使這

座高原的環境較之地球其他地方都產生了更為巨大的變化,這一時

期的古環境也就成了學朮界爭議的課題。此前的理論一直認為,1.6

--2.4萬年前西藏高原被冰川所覆蓋,不可能有古人類居住。這一理

論由于西藏一處古人類活動遺址的發現而發生了動搖。

今年第29期《美國地球物理學通訊》的一篇由我國香港大學章典、

李盛華兩位教授撰寫的文章--《對西藏古人類手印、腳印化石的熱

釋光斷代分析--兼論第四紀冰川時期西藏高原的古環境》中說,在

距離拉薩堆龍德慶縣85公里、海拔4200米的一處斜坡上,發現了鈣

化岩層上的19個手印和腳印化石,以及一個火塘遺跡。他們通過對

這些印跡采樣標本的熱釋光斷代分析,測定其距今約2萬年。此前

,有關專家對西藏昌都卡若遺址的斷代為距今4300--5300年,據此

有觀點認為,西藏人是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遷入高原的。而這一新發

現卻很可能改寫以往的認識,為古環境學、西藏考古、西藏史前史

研究等學科提供重要的線索。 

來源:人民網 2002年6月11日 (責任編輯:徐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