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青海“外星人遺址”等待專家考証

資料來源:中青在線

2002年6月17日

新華網德令哈6月17日電(記者王軍 錢玲)  

頗有爭議的青海“外星人遺址”將迎來首批專家學者對它進行深入

研究。 

記者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了解到,由北京UFO研

究會等單位組織的由航天、氣象、天文學等領域的9位專家學者計

划在月內前往柴達木盆地的“外星人遺址”進行考察,探討外星人

是否真的光臨過這里。 

這座傳說中的“外星人遺址”位于柴達木首府德令哈市西南40多

公里的白公山。白公山北鄰克魯克湖和托素湖,這是當地著名的一

對孿生湖,一淡一咸,被稱為“情人湖”,留有美麗動人的傳說。

“外星人遺址”就坐落在咸水的托素湖南岸。遠遠望去,高出地面

五六十米的黃灰色的山崖有如一座金字塔。在山的正面有三個明顯

的三角形岩洞,中間一個最大,離地面2米多高,洞深約6米,最

高處近8米。 

洞內有一根直徑約40厘米的管狀物的半邊管壁從頂部斜通到底。

另一根相同口徑的管狀物從底壁通到地下,只露出管口。在洞口之

上,還有10余根直徑大小不一的管子穿入山體之中,管壁與岩石

完全吻合,好像是直接將管道插入岩石之中一般。這些管狀物無論

粗細長短,都呈現出鐵鏽般的褐紅色。而東西兩洞由于岩石坍塌,

已無法入內。 

在湖邊和岩洞周圍,散落著大量類似鏽鐵般的渣片、各種粗細不一

的管道和奇形怪狀的石塊。有些管道甚至延伸到煙波浩淼的托素湖

中。 

在柴達木盆地生活了數十年的德令哈市市委宣傳部部長秦建文告訴

記者,這里的一些管片曾被送到距這里不遠的中國第二大有色金屬

冶煉集團──西部礦業下屬的錫鐵山冶煉廠進行化驗。冶煉廠化驗

室工程師劉少林化驗后認為,管片樣品成分中氧化鐵的成份占百分

之三十以上,二氧化硅和氧化鈣含量較大,這與砂岩、沙子與鐵長

期鏽蝕融合有關,說明管道的時間已久遠。此外,樣品中還有百分

之八的元素無法化驗出其成份。 

秦建文說,這一化驗結果更增加了管道的神密程度。加上柴達木盆

地自然條件差、人煙稀少,除了白公山北面草灘上的流動牧民外,

這一帶從沒有任何居民定居過,更談不上有什么工業開發了。 

他說,有人猜測這里是外星人發射塔建筑的遺址。因為柴達木盆地

地勢高,空氣稀薄,透明度極好,是觀測天體宇宙極理想的地方。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在距此僅70多公里的德令哈野馬灘草

原安裝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13﹒7米直徑的大型射電望遠鏡,

建立了國內唯一的毫米波觀測站,每年都有許多國內外專家來這里

做天文觀測,這里被認為是亞洲最理想的天文觀測點。這個站點的

主要研究課題之一就是探索星際生命的起源。 

記者為此采訪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台長助理、紫金山天文台首

席研究員楊戟。曾到過“外星人遺址”的楊戟認為,從天文學的角

度看,包括白公山在內的青海很多地方都是科學研究和實驗的理想

場所。 

他說,托素湖邊的白公山岩洞是“外星人遺址”這一猜想是可以理

解的,把它做為一個可能性是值得研究的。但他強調說:“科學必

須要有實証去証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