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一根"發絲" 6月14日地球險被小行星"刮鼻子"

資料來源:新華社

2002年6月21日

作者﹕費列娜

新華社消息,6月14日,我們的地球遇到了多年來最為“親密”的

一次險被“刮鼻子”事情——一顆直徑為120米的小行星從距地球

12万公里的“鼻尖前”滑過,這從天文學角度來說,只是一根發絲

直徑的距离。天文觀測者直到行星“造訪”地球3天后才發現有這

么回事。

小行星 對地球沒威脅

英國國家航天中心近地球物體信息中心事后介紹說,這顆編號為20

02MN的小行星于14日的某個時刻從距地球12万公里的位置高速掠

過地球。除了1994年XM1行星之外,這是我們目前有記錄的行星与

地球最“親密”的一次接触。1994年,一顆編號為XM1的直徑為10

米的小行星從距地球10.5万公里的地方滑過,那次更為“惊險”

,只是由于XM1質量輕,即使撞上地球也不會造成巨大災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人員介紹說,截至目前,天文學家還沒有觀

測到超過都靈1級(小行星對地球威脅的險級標准,1級表示小行星

的動態值得觀察)的小行星。此外,只有直徑超過1公里的小行星

才能對地球帶來災難性的危害。

論能量 以几何數遞增 

盡管如此,小行星的威力仍然不可小視。它們運行的速度極快,在

飛行過程中散發大量的能量,并對周圍气體產生沖擊波,一旦以這

种狀態撞上地球,其產生的能量將以几何數遞增。

最讓人心悸的莫過于6500多万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以每

小時9万公里的速度与地球的相撞,撞擊點在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州

。撞擊引起的大爆炸產生的塵埃充斥了整個地球大气層,阻擋了陽

光,致使气溫驟降,植物枯萎,可能是導致恐龍及其他許多大型動

物完全滅絕的原因之一。

若來襲 南半球是“軟檔” 

人們還對航空航天署能否准确地追蹤目標、針對緊急情況及時采取

防范措施的技術能力表示怀疑。目前,絕大多數對行星的觀測都集

中在北半球,如南半球有行星來襲,將很難察覺。不過這种可能性

實在太小了,人們無須存有擔心。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