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2年8月3日
圖為美國科學家設想的月球基地的一個場景
今年7月﹐當尤金•塞爾南腳踩仿真月球車登上長城的時候﹐不知 他是否憶起1972年12月登上月球的情景﹐也不知他是否有一種英雄 遲暮的感覺。在這位前阿波羅飛船指揮官之後﹐再也沒有人在月球 上激起塵煙。 在過去的30年裡﹐重返月球不過是少數人心中一個奢侈的夢想。但 如今﹐這個夢想正在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燃起。 “月球地產銷售商” 南方週末8月2日消息,美國宇航局月球和行星研究所副所長保羅•斯 普迪斯將自己比作“月球地產銷售商”。在他看來﹐月球南極是太 陽系中最有價值的一塊地皮。 7月中旬﹐在美國空間前沿基金會舉行的第4屆“重返月球”學術年 會上﹐斯普迪斯和一些科學家呼籲美國宇航局將重返月球納入議事 日程。 科學家們認為﹐阿波羅計劃結束之後﹐美國宇航局迷失了方向。目 前正在執行的尋找火星生命的計劃﹐是一次耗時太長、耗資過大的 艱難跋涉。此外﹐隨著國際空間站光環的漸漸褪去﹐美國上下對美 國宇航局的信心也在減退。 美國宇航局國際事務高級助理、約翰遜空間中心前主任喬治•阿比 說﹕“我們有足足30年沒將人類送出地球軌道了﹐這可不是一件好 事情。”他擔心﹐如果沒有新的登月項目﹐隨著老一代研究人員的 淡出﹐美國宇航局將後繼無人﹐失去技術領先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重返月球對美國宇航局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 斯普迪斯也說﹐“令人惋惜的是﹐許多人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明白 這個道理。” 現在﹐“月球地產銷售商”們終於聽到了一個好消息。7月上旬﹐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一個專家小組﹐建議美國宇航局再次發送機 器人﹐前往位於月球南極的艾特肯盆地採集樣本。7月下旬﹐美國 宇航局召開科學工作會議﹐討論其“新前沿計劃”的系列任務﹐登 月採集樣本也是參加討論爭取資金的項目之一。 空間前沿基金會的裡克•圖姆林森說﹐這個重要的信號表明﹐在人 類最後一次登月30年以後﹐美國宇航局終於開始認真考慮重返月球 的事情了。 地球的“閣樓” 從月球上採集回來的樣本﹐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正因為如此﹐有 人甚至打上了月球樣本的壞主意。最近﹐約翰遜空間中心發生了一 起月球岩石樣本失竊案。三名做暑期工的學生和另外一人﹐被指控 合謀偷走了113克岩石樣本﹐然後在比利時一個網站刊登廣告﹐開 價為每克1000到5000美元。 在阿波羅計劃前後共6次登月旅行中﹐人類一共從月球帶回了約382 千克的岩石和土壤樣本。今天人們對月球的認識﹐有98%歸功于這 些採集回來的樣本。 然而﹐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專家小組認為﹐這些樣本中仍然缺少 關鍵的信息﹐這也是該小組呼籲美國宇航局再次登月採集樣本的主 要原因。 “很多人可能會問﹐既然人類已經登過月球了﹐為什麼還要重返月 球﹖”華盛頓大學的約翰•阿姆斯特朗說﹐“推動阿波羅計劃的主 要力量並非科學﹐而是與前蘇聯的競爭。在科學問題上﹐我們還有 很多地方需要學習。” 科學家們認為﹐月球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是緊密相連的﹐月球好比 地球的一個“閣樓”﹐它隱藏著地球早期生命的重要秘密。例如﹐ 一些小行星曾經在數十億年前撞擊過地球﹐部份碎片很有可能散落 在月球之上﹐如果找到碎片﹐從中可以發現小行星撞擊影響地球生 命演化的證據。 “頭腦風暴” 在第4屆“重返月球”學術年會上﹐科學家們還提出了種種關於月 球基地的美妙設想。 例如﹐在月球上放置天文儀器﹐可以使人類更好地觀測宇宙﹔月球 南極的隕石坑下埋藏的冰﹐可以為人類提供水、氧氣和燃料﹔月球 本身就是一個空間站﹐可以為人類提供一個學習如何在地球以外生 活和工作的環境﹔等等。 還有人將“重返月球”和“登陸火星”看作人類的救命稻草。前阿 波羅飛船指揮官、約翰遜空間中心技術和安全監督約翰•楊說﹕“ 我們知道下一顆小行星什麼時候撞擊地球嗎﹖我們不知道這樣的事 情是否明天就會發生。我們也不能預知一座超級火山什麼時候爆發 。人類始終處在危險之中﹐既然如此﹐我們必須將人類的觸角伸向 月球和火星。” 在歐洲﹐同樣有不少科學家抱有登月的熱情。今年6月﹐位於荷蘭 的歐洲空間技術研究中心舉行了一次“頭腦風暴”。建築師、工程 師、物理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聚在一起﹐在兩個星期之內﹐就討論 出了10多個月球基地方案。 不過﹐“月球地產銷售商”們要說服決策者和公眾﹐將“頭腦風暴 ”化為現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阿波羅計劃前後耗資約250億美元﹐這樣的天文數字﹐即使一向財 大氣粗的美國也覺得難以負擔。隨著技術的發展﹐“重返月球”的 成本肯定會降低﹐但無疑也需要一筆巨大的投入﹐如今美國宇航局 日子本來就不好過﹐一個國際空間站的經費缺口已經讓它頭疼不已 了﹐要尋找到“重返月球”的資金恐怕更是難上加難。 另一方面﹐許多科學家認為國際合作是“重返月球”的必選之路﹐ 但9•11之後﹐對恐怖主義的擔心和技術外流的懮慮﹐也給未來的 國際合作矇上了一層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