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機器人“舞王”能修核電站

資料來源:環球時報

2002年9月3日

 最近﹐印度最大的行走式機器人“舞王”在孟買嚮世人亮相﹐牠

的誕生標誌著歷經8年努力﹐印度終于邁入了機器人強國的俱樂部

。

“舞王”名字源于印度教

作為高科技代表的行走式機器人﹐是各國科技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

。目前全世界隻有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韓國、加拿大以及

西歐等一些國家和地區能夠獨立研製。印度科研實力原本不俗﹐自

然不甘落后。8年多來﹐在孟買理工學院機械工程部機器人研究室

一群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印度第一臺行走式機器人終于誕生。令

印度人自豪的是﹐所有的機械、電子和電路繫統都是靠本國現有的

資源獨立開發出來的。為了尋個“吉利”﹐印度科學家們把牠稱做

“舞王”﹐其名源自印度教中的一個神靈。

印度最大的行走式機器人“舞王”

“舞王”身高約1.8米﹐重250多公斤﹐基座為一六角形的底盤﹐裝

有6條長腿﹐由18個軸控製﹐分別安裝在底盤的6個角上。在18臺電

子發動機的帶動下﹐每條腿都轉動﹐形似一個巨大的蜘蛛。此外﹐

“舞王”的基座上還裝有用于控製和監視的電腦。據報道稱﹐“舞

王”在一臺無線臺式電腦的遙控下﹐不僅可以行走、轉彎﹐還可以

爬梯子、翻越45厘米高的障礙物。此外科學家還為牠設計了好幾種

走姿﹐包括能像螃蟹一樣橫著行走。據測算﹐“舞王”15分鐘可在

平地行走100米。

個頭大﹐責任重

目前﹐“舞王”能攜帶用于檢查和維修用的照相機、操縱器、監測

儀等工具﹐將來有望在災區或一些道路險惡的地方發揮作用。盡管

與其祂國家最新一代行走式機器人相比﹐印度的“舞王”個頭還是

太大了﹐如加拿大的“羅巴”機器人僅1米多高﹐而美國新近投放

阿富汗戰場的“赫爾姆斯”機器人﹐身高僅0.3米﹐長0.9米﹐體重

更是不到20公斤。但“舞王”的承重力不小﹐測試時負重就可達40

公斤﹐最大載荷可為100公斤。尤其對印度原子能部來講﹐“舞王

”問世真可派上大用場。

作為核發電量居亞洲第三的國家﹐印度目前共有7個核電站﹐10個

核反應堆在運轉﹐核應用單位有40多個。但長期以來﹐印度原子能

部一直為火災、放射性泄漏、繫統零件失靈等事故所困擾﹐而僅靠

普通人工﹐根本無法深入到這些高輻射險境里去排除事故隱患﹐必

鬚需要像“舞王”這樣能負重物的大型行走式機器人。

性能穩定﹐造價低

印度某些安檢部門也希望“舞王”今后能在排除炸彈和危險品方面

一顯身手﹐以取代目前從西方引進的機器人。對此﹐孟買理工學院

負責研製“舞王”的巴爾屯杜·瑟思教授表示﹐由于目前“舞王”

還不具備思維、感覺、知覺以及分析判斷能力﹐而且用于搜索危險

物品的機器人必鬚擁有一隻裝有靈敏的電子嗅覺器官的“鼻子”﹐

以便從極微弱的氣味中辨別性能各異的化學成分﹐“舞王”還無法

肩負此任。

不過﹐瑟思教授對印度國產機器人的前景還是充滿信心的﹐因為“

舞王”相比世界其祂同類機器人﹐不僅性能較為穩定﹐而且製造價

格也相當低﹐如與“舞王”性能幾乎相當的美國“奧德克斯”機器

人造價約為200萬美元﹐而“舞王”僅為4.79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