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謎:金字塔建造之謎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2年9月6日

【大紀元9月6日訊】金字塔(PYRAMIDS)是一咱古文明的代表是

一部特殊的歷史,它記載著埃及的歷史和傳說。因其修建時期在五

六十個世紀前不可能留下任何可信的文字記錄,而它又在建筑學、

數學、几何學、物理學等方面給后人留下了那么多神奇的、有趣的

而又充滿智慧的暗示,留下許多待解之謎。

現代工程師們深感迷惑的是這些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呢?在6000年

前的勞動者是沒有帶輪子的運載器械來幫助他們運送如此沉重的石

塊的,這些石塊重几吨到几十吨,他們只能借助于圓木段的滑行來

艱難也移動石塊。多年來,專家們認為勞動者都是被強迫來做工的

奴隸。然而新的發現使他們相信勞動者并不是奴隸,他們是埃及的

公民。在金字塔的一些石塊上發現的標記為這种想法提供了證据。

專家們認為這些標記是勞動者寫明他們的工作以表示他們為建造金

字塔而自豪的方式。這些標記是以古代象形文字書寫的,它們是勞

動者的人名。美國耶魯大學和埃及考古學家在金字塔附近還發現了

一座大建筑物的廢虛。他們相信這里曾經是儲藏食和烘烤面包的場

所。他們認為這個地方所產生出來的食物可供養10万工人。

也有科學家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澆筑的。

從金字塔上取下來的小石塊逐個加以化驗,結果證明,這些石塊是

由人工澆筑貝殼灰石組成。由此推測,在埃及,奴隸建造金字塔很

可能是采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先將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筐子,

再拾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這樣,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就能澆

筑成一塊塊巨石。有趣的是,他還在石塊中發現一縷一英寸的頭發

。而這縷頭發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勞動和燦爛智慧的見證。

多少年來,人們公認的說法是,埃及金字塔是由埃及的奴隸們在公

元前三千多年手工建造的,但這种說法卻在今天受到了考古學家們

的挑戰。根据金字塔的建造規模,有關專家估計,在修建大金字塔

時,埃及居民至少應有五千万。然而,据歷史資料統計,在那個時

期,世界總人口才有二千万,這是一個多么惊人的矛盾。更令人不

解的是,建造金字塔的石塊都是從很遠的地方運到吉薩沙漠去的。

這些石塊大的有50吨,小的也有2。5吨,僅胡夫大金字塔就用了23

0万塊這樣的石塊。按埃及當時科技水平來看,還沒有能力運輸如

此又重又多的大石塊。因此,有人大膽設想,石塊是以陸地或水上

運輸的,而是由宇宙來客在空中運輸的。這种大膽設想或許被認為

似乎太荒謬了。但是,以胡夫金字塔來說,該塔底邊第邊長230M

,誤差不到20CM。塔高146。5M,相當于40層樓高,其東南角与西

北角的高度誤差僅為1。27CM,如此低的誤差率,即使許多現代建

筑也望塵莫及。更讓人惊奇的是,胡夫大金字塔的塔高乘上十億等

于地球到太陽的距离;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積,等于圓周率,即3

。14159,而該塔建造好差不多過了3000年后,人們才把圓周率算到

了這個精度。穿過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線正好把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

分成相等的兩半,塔的四邊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塔的周長米

數正好与一年的天數相吻合(即365。24),其周長乘以2正好是赤

道的時分度,坡面的高是緯度的6%,塔的自重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

是地球的重量。因此,無論是誰選定的這個塔址,都應該對地球體

結构、陸地和海洋的頒布等有充分了解。顯然,在五六千年前的古

埃及人不可能具有這种能力。

20世紀30年代,一群科學家到埃及游覽金字塔時,他們在塔高1/3的

地方發現了一桶垃圾,桶內有一些死貓死狗之類的小動物尸體,還

有些水果使他們感到惊奇的是,盡管桶內的溫度相當大,但這些尸

體不僅沒有腐爛變質,反而脫水,變成了“木仍伊”。后經科學家

們的深入研究,發現原來金字塔的結构竟是一种較好的微波諧振腔

體。微波能量加熱將就殺來了細菌;并使尸體脫水而成為“木仍伊

”。人們把這种現象稱為“金字塔能”效應。令人不解的是,五六

千年前的埃及人怎么會知道微波的妙用呢?

迷一般的神話傳說,奇妙高深的科學原理,隱藏在金字塔中的許多

待解之迷,吸引著多少醉心于此的學者、旅行家、社會學家、探險

家、去控尋那世界奇跡之最的無窮奧妙。在金字塔的世界里,既有

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又有精細深入的科學論證,還留下了眾多探

索者的漫長足跡。

(千龍科技 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