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質機器將測試物理學理論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2年9月20日

【大紀元9月20日訊】(法新社巴黎9月19日電)歐洲原子撞擊實驗

室科學家聲稱他們已能夠生產一連串氫的反物質,這項突破將為測

試物理學的概念基石之一鋪路。

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研究人員說,他們已能生產數以萬計的反

氫原子,亦即正常氫原子的反物質。

雖然反物質可能掌握證實一個世紀以來有關粒子物理學概念架構(

即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的關鍵,此前卻不曾有機會找到反

物質,直到七年前,也還不曾有人見過任何反原子。

一九九五年,歐洲核子研究組織首度在粒子加速器中偵測到反物質

現象,次年美國的菲米實驗室亦偵測到此一現象,但因這些反物質

在「撞擊」它們正常的物質「消失」之前,以接近光速一掠而過,

資訊的不足,造成科學家無法有效偵測。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已設計出一種能夠生產大量

反氫原子的技術,且在非常低溫下(攝氏負263度)保住反氫原子

,亦即反氫原子將以非常緩慢的速度行進,因此便於研究。

研究員漢斯特說:「得到反氫原子後再將它們混合。由於帶電粒子

會被困住,等到它們正負電中和不再受困時,原子就會飛馳而去。

既然是反物質,遇到正常物質時就會出現撞擊而告消失,爆發出來

的一股能量立刻會再轉換回到物質狀態。」

在顯像粒子偵測器中可以發現「典型標記」的這種迸發現象。

如果將來終能證明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差異,則將引起一個大問題

:目前決定宇宙觀念的粒子與力量的「標準模型」效力勢必成問題

。

這些差異也將為物理學的一大未知狀況提供解釋:何以在可見的宇

宙中,物質勝過反物質居主宰地位。根據宇宙的大爆炸理論,宇宙

是在一百億到一百五十億年前一次巨大的爆炸中創造出來的。理論

上這次大爆炸應該會產生等量的物質與反物質,所有粒子都是成雙

成對,應該會抵消化無。然而,在短短一秒鐘內,可能因至今仍難

解的不對稱現象,過剩的物質處居上風。今天我們的存在,全拜此

之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