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世界華人UFO聯合會
2002年10月24日
作者:齊立勞 一、宇宙無限 宇宙是指一切物質及非物質存在形式的總體。凡佔有空間稱為宇 ,凡佔有時間稱為宙。可視宇宙,是現代天文學、物理學研究的 對象。早在 2500 年前,古聖先賢就描述過。三千大千世界有近百 億顆日和月,這種描述形容宇宙之大超出人們的想象,甚至現代物 理學手段都無法測到。我們說的整體宇宙,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大無邊際,小可再分的整體宇宙,整體宇宙無限,宇是無限空間, 宙是無限時間,無始也無終。 現代手段觀測到的宇宙,只是整體宇宙中的一個“小泡”。我們的 地球與整體宇宙相比如同大海水中的一滴。 UFO所以能造訪地球, 說明地外文明的科技水平,它必須克服萬有引力 (包括斥力) 及星 際間的能量轉換,進入地球軌道。 二、宇宙的規律 宇宙的規律是不生不滅。因為宇宙天始天終,沒有起點、沒有終點 。天文學家描述的宇宙大爆炸形成了現在的宇宙,那只是指局部宇 宙或叫可視宇宙,物質宇宙。局部宇宙有成住環變的可能。也就是 生成、發展、衰敗、變易。但整體宇宙仍然是常在。但它也在不斷 自我調適中。 三、宇宙中存在多層次形態下的多樣生命宇宙無限,就有無限的多 層次宇宙生命,它們按各自的能量級別和演化方式生存著。物質的 顯態存在和隱態存在,能量的多種演化形式都表示出宇宙生命的不 同層次及其多樣性。 多重宇宙生命互相關聯,相互影響,共同園融,共處一體。各層次 宇宙生命之間的相互和諧,高能量宇宙生命可影響低層次生命甚至 駕馭其下層次生命,而低宇宙生命可能會對高層次宇宙生命帶來負 面影響,因為共融,因為共體所以相互之間影響。 四、暗物質 宇宙中90%以上的物質是暗物質,因為它目前還測不到。而它才是 決定整個宇宙生命的本體。比如雞蛋,我們所能見到的是在肉眼觀 察到的蛋殼、蛋清、蛋黃、少量水及包在蛋清、蛋黃外的薄膜。甚 至在顯微鏡下的所分析到的微生物、細菌等等。而真正蘊有雞雛生 命的,能駕馭這一雞雛自我行為能力和生殖能力的那一部分精微物 質是我們看不見也測不到的。這部分物質就是科學家所說的暗物質 。如同我們人類的生命主體,以及經絡,在顯態物質中找不到,這 部分物質,儲藏著一個生命的歷程和全部的信息能量,也就是宇宙 玄奧的能量與宇宙本覺的智慧,它們與物質世界構成了多姿多彩的 萬物世界。 五、宇宙的法則 宇宙的法則是遵循因果規律。我們生活在物質世界中,萬物都是相 互關聯而存在。都耍遵守這一自然法則。古聖先賢早有教導:“入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為他們都希望地球人類升 華到最完美、最純淨、最真誠、最博愛的世界。一切不符合自然規 律的做法,將遭到大自然的懲處。 六、關受地球環境,減緩災變 因為宇宙生命的多層次,宇宙生命隨著永恆的宇宙而生命不息,任 何永恆的生命對於自身生活的環境都要負有責任。生活在地球上的 人類,肩負的責任更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人們對科學的日益信賴;另一方面, 科學在每時每刻增進人類福祉的同時,對其發展過程中的伴生物─ ─資源的日益匱乏,人口膨脹,能源的耗盡,生態環境不斷遭到破 壞而產生困惑。我們耍建立正確的自然觀而邁入宇宙文明的時代。 這就需要我們建立科學的思維模式,把我們個體置身於整個宇宙中 來思考問題耍遵循自然法則,才會減少或減緩地球的災變。 首先耍尊重自然,那就是古聖先賢所說的“博愛”。這是一種廣義 的愛。不但耍愛人類,還要愛宇宙萬物,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宇宙 萬物的滋潤和營養,才能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成為其中和諧的一員 。 細胞、蛋白質、微小體的結構和它們的演化規律類似於星係和星係 團。這說明宇宙萬物的生存發展遵循著同一個規律,即自我完善、 自我修復、自我發展、自我平衡。 馬克思認為人和自然是一個整體,人如何體現自然本質,和自然如 何體現人的本質是一回事。 人最需要的是愛,但不是狹義的愛, 而是廣義的愛,那就是“博愛”。只有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的人, 孫中山先生提出過“天下為公”,那就是“無私”,“無私”就是 “無我”。用這種精神對待自然,就可以將地球變成大同世界,因 此我們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人心向往自然、人心所現、人心所變 ,地球將變成美好的家園。 但是,由於人們的欲望無限,導致對地球資源掠奪無限。如果不改 變這種狀況,“地球村”將被淘汰,桑田重新變成滄海。 只要提升人們的精神文明,通過地球人類的努力,美好的世界必定 在地球上實現。 大字內外,宣古與未來,尊重生命是至慈至愛,此為第一天條,萬 載不變。 為著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掘起與繁榮富強,我們探索的觀點期望引 起UFO愛好者的興趣,城裡批評指正。 大連市UFO學會 齊立勞 2002年8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