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東方網
2002年10月25日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眾所周知,原子物理應該算是一門相對來說 還比較年輕的科學。1942年,人類造出了第一個人造核反應堆,那 也只是大約60年前的事情。但是,人們恐怕很難相信,核反應堆在 20億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經存在。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經知道至 少在非洲加蓬共和國境內有17座這樣的核反應堆。 所有這些天然核反應堆都是在加蓬東南部的奧克洛和班格姆巴附近 鈾礦藏丰富的地方發現的。17座核反應堆中,有9座反應堆中全部 都是貧鈾。這些遠古時期的反應堆是在1972年發現的。 非洲發現奇怪核反應堆 據俄羅斯《真理報》報道,當時,法國有一家工廠使用從非洲加蓬 共和國進口的奧克洛鈾礦石,他們驚訝地發現,這批進口鈾礦石已 被人利用過。鈾礦石的一般含鈾量為0.72%,而奧克洛鈾礦石的含 鈾量卻不足0.3%。這一奇怪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隨后人們發現,在加蓬發現的鈾礦中有高濃縮的鈾235。最初,為 什么鈾礦中含有這么丰富的鈾235讓科學家們感到很神秘。一些人 認為,這些鈾礦被外星人乘坐的UFO所使用的燃料所污染。另一些 人則說,這些鈾礦所在之處本來是遠古文明時期的人類用于存放他 們的核廢料的“核垃圾場”──就像內華達的尤卡山一樣。 但是,更深入的研究發現,該地異乎尋常的鈾礦是自然形成的,據 証,奧克洛鈾礦成礦年代大約在20億年之前,成礦后不久就有了這 一核反應堆。而人類只是在几十萬年之前才開始使用火。 讓人吃驚的是,這座核反應堆的構成非常合理。比如,目前的研究 結果表明這個核反應堆有几公里,如此巨大的一個核反應堆,對周 圍環境的熱干擾卻局限在反應區周圍40米之內。更讓人吃驚的是, 核反應堆所產生的廢物,并沒有擴散,而是局限在礦區周圍。與這 個“天然”的大型核反應堆相比,今天人類所能建造的最大的核反 應堆,也顯得黯然失色。 天然核反應是可能的 科學家們認為,天然核反應是可能的,因為,遠古時期地球上鈾235 的含量比現在的要多。要發生核反應,鈾礦中必須有不少于3%的鈾 235同位素。除此之外,要發生核反應還應該有合適的發生核反應的 地點,而且反應堆周圍不應該有吸收中子的物質存在。種種跡象顯 示,加蓬的反應堆工作了大約100萬年。 以目前的自然條件來看,這樣的天然核反應堆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目前自然界中鈾235的含量非常少。天然核反應堆引起了科學家 們極大的興趣,他們認為加蓬的這些天然反應堆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在地球上任何其它地方都無法找到的。它們讓人類知道了許多關 于地球歷史的信息。它們還讓人類有機會了解,核反應堆如果長期 工作的話,會造成怎樣的后果。而且,研究遠古核反應堆將有助于 提高處理放射性核廢料的技朮。 關于天然鈾、低濃縮鈾和高濃縮鈾 天然存在的可裂變核素只有鈾235,根據含鈾235濃度的不同又分為 天然鈾、低濃縮鈾和高濃縮鈾。在天然鈾中,鈾235僅占0.711%, 大部分為非裂變性的鈾238。低濃縮鈾,即通過濃縮工藝將鈾235的 含量從0.7%提高到2%∼4%。生產原子彈使用的是高濃縮鈾。 編輯:朱彥 來源:南方網 作者:安利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