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人民網
2002年10月29日
金星是天空中明亮的珍珠,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稱其為啟明星或長庚 星。許多西方國家則用羅馬愛神和美神維納斯來稱呼金星,因為它 被厚厚的旋轉的云霧遮蓋著,又異乎尋常地明亮,似乎是罩著面紗 的美人。 但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482℃,大氣成分是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 云層里還漂浮著能腐蝕金屬的硫酸滴珠,這使這位神話中的美人變 成了地獄里的死神。因此,金星一直被認為是最不適于生命生存的 行星。 但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動搖了這一結論。他們的研 究表明,這個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實際上可能有生命。 他們發現金星大氣里有神秘的斑塊在旋轉,經過分析,他們認為這 些斑塊可能是細菌群體。這些微生物云可能在金星大氣30英里上空 的云中生存著,因為這兒的環境相對柔和,有水滴存在,溫度是70 ℃,大氣類似地球。 他們在分析俄羅斯金星探測器和美國金星先驅號和麥哲倫探測器的 資料之后,發現金星上出現了化學上的怪事,只能用有活的微生物 存在來解釋。他們原本期望在這些資料里找到大量由太陽光和閃電 造成的一氧化碳,結果發現了硫化氫和二氧化硫,這兩種氣體一般 不會一起被發現,除非有某種東西在產生它們。他們也發現了硫化 碳,這是一種很難通過無機化學方式產生的氣體,一般認為它的出 現和活的有機體有關。 因此他們分析金星上可能有一種我們還不知道的產生氫和硫化碳的 方法,但產生這二者都需要催化劑。在地球上最有效的催化劑就是 微生物。 他們認為這些微生物可能利用太陽的紫外光作為能源,這就可以解 釋為什么在金星的紫外圖象上存在著這些奇怪的暗斑了。 盡管如此,一些科學家還是懷疑他們的結論。法國分子生物物理中 心的科學家安德爾﹒布拉克說,我不愿相信這個結果。 但得克薩斯州的科學家說有証據說明金星曾經比較冷,有過海洋, 生命可能在那兒開始,溫室效應開始后,才形成了現在這樣穩定的 地殼。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金星先驅號(1978年)、蘇聯的金星 15和16探測器(1983年到1984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麥哲倫雷達 繪圖探測器(1990到1994)等四個探測器探測到的資料表明,金星 的地殼比地球地殼年輕許多,只有3億年到5億年的歷史。 看來,似乎需要再次對金星進行探測才能得到某種可靠的答案。美 國航空航天局已經把再次飛向金星的探測任務列到中等優先的行列 里。 歐洲航天局計划2005年發射“金星快車”探測器,探測金星的大氣 。瑞典航天局正在尋找國際伙伴在2010年進行取回金星大氣樣品的 計划。 這個小組的這篇研究論文今年夏天公布在《天文生物》期刊上。最 近的《休斯頓時報》航天版的世界航天大會專欄上又刊登了他們的 發現,許多報紙轉載了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喬阿光)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02年10月29日 (責任編輯:宋麗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