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和微觀世界里奇妙無限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2002年11月21日
本報巴黎11月18日電(記者李紅)法國里昂核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 家与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科學家合作,首次用實驗方式證實負 熱容量的存在:一個由15個左右氫分子組成的原子團,在從液態向 气態轉化的過程中,盡管通過外部對其持續加熱,它卻出現了冷卻 現象。 在宏觀世界中,如果向一個系統提供能量,它便會提高溫度,直到 出現蒸發或熔化等狀態變化;如果蒸發或熔化沒有完全完成,即使 外界繼續加熱,系統溫度也總是保持不變。在這种情況下使系統溫 度提高開氏一度所需要的能量就是熱容量,此時物理學認為,該系 統的熱容量是正的。那么是否存在負熱容量(即系統被加熱其溫度 卻出現降低)呢?70年代,有物理學家假設出現這种現象的可能性 有兩种:一是輻射失去能量、而核心溫度卻越來越高的太空星星; 二是汽化時溫度降低的原子核。 法奧科學家從氫分子團与一個氦原子的高速撞擊的實驗中發現,与 宏觀系統不同,由少數粒子組成的系統在气態和液態這兩种物理狀 態之間沒有明顯界限。當系統處于不穩定的中間狀態時,系統會尋 求快速處于气態的條件,而代价是系統出現“冷卻”現象。在宏觀 世界中,由于分子太多,系統中所有分子不可能驟然冷卻,所以就 出現了液、气兩种狀態共存現象,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分子受相位 轉化的影響而處于液/气中間狀態。 科學家認為,該實驗的成功又一次提出了宏觀和微觀世界的界限在 哪里、如何決定一個微觀系統的溫度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