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公視新聞
2002年11月25日
台灣海域是否存在著古文明的遺跡?,繼二十多年前澎湖發現的虎 井沈城後,最近中華水下考古學會與潛水專家,深入澎湖東吉島海 域水下28公尺探查,發現了疑似人工石牆的遺跡。這片遺跡一旦確 定是人工建物,可望受到國際水下考古學界矚目。公共電視特別實 地記錄了這段水下考古過程。一起去看看。 東吉島,是澎湖縣最南端的小島。因為交通不便,島上的居民很少 ,大概只有三十個人。不過,這個不起眼的小島,最近卻有一件大 事。原來有潛水者,在東吉島附近的海底,發現疑似房屋的建築基 地。 東吉島海底遺跡發現者高永霖:你是怎麼發現的,打魚時發現,是 廟嗎?不是是房子,那個地方四四角角圍起來,很正方的啦。為了 釐清真相,國內十餘名潛水專家,會同中山大學海洋環境系的教授 ,組成水下考古的探勘小隊,準備深入東吉島的海域,解開這個謎 題。 在茫茫大海中,進行水下考古的工作,是高難度的挑戰。探勘小隊 前前後後,總共出海三次,並且利用最先進的水下側掃聲納,來輔 助定位。這一天,終於有了新發現。 探勘小隊立刻背起裝備潛入海底,終於在水深二十五公尺的地方, 找到傳說中的石牆。石牆的平均高度約有一公尺,寬大概有五十公 分,在海底中綿延了一百多公尺,而且在牆面中的凹洞,還布滿了 小石頭。 潛水專家許清泉:它裡面都是鵝卵石,有的有裂縫,用數位相機就 可以拍到,這個牆是鵝卵石跟其他東西砌成的。潛水專家白榮吉: 感覺上是人造的,整排圍牆的厚度都一樣,如果說是天然的,不可 以整排這麼整齊。雖然探勘小隊都懷疑這裡的石牆,是人為堆砌的 ,但專家還是認為,仍然有許多的疑點,等待進一步的釐清。 中山大學海洋環境系副教授田文敏:有大部分,好幾道牆的部分, 牆的方向都是同一方向,跟附近岩石的節理方向一致,是很值得釐 清的一部分。 東吉島的探勘行動,是近幾年來,台灣最有規模的一次水下考古工 作,而且也有了初步的進展。包括中山大學和歷史博物館的考古專 家,也正進行了解中。東吉島的海底石牆,到底是不是人工的建築 物,是不是古文明的遺址,還有待後續的考證。 公視新聞綜合報導 •寰宇新鮮報,周一到周五,每晚七點在公視-53頻道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