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解放日報
2002年11月26日
美國政府已批准計划,但道德倫理上仍有爭議 但凡學過生物學的人都知道,地球上的生命形式是在不斷的進化中 逐漸丰富起來的,新的生命形式的出現絕非易事。但是美國一些科 學家近日宣布,他們計划創造一種新的生命形式:由維持生命所需 最少的基因和部分人造有機體組成的單細胞生物。這一計划據稱將 對現有生命形式的結構進行進一步的解釋,也將為新一代生物武器 的出現奠定基礎。擔憂他們制造殺人生化武器以及挑戰造物主權威 的抨擊聲響起,同時這一計划還遭到了倫理和安全方面的質疑。 實驗室里“造”生命 人類基因組圖譜繪制計划的創始人、美國人克雷格﹒文特爾博士與 諾貝爾獎得主漢密爾頓﹒史密斯宣布,他們正在實驗室中利用基因 移植技朮人工創造一種新生物,與我們所知的地球上任何一種生命 形式都不同。 該研究計划以生殖道支原體作為研究對象,這種寄生在人體內卻不 引發疾病的細菌只有一條染色體,其中包含517個基因,是已知最 小的生物體。文特爾等研究人員曾對該細菌進行過不少研究,并在 1999年發現,如果將一些多余基因去除,對生殖道支原體生存真正 起關鍵作用的基因大概只有300個。在新研究中,文特爾等准備首 先將天然生殖道支原體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全部去除,然后合成出含 有細菌生存所需最少基因數目的人造染色體。人造染色體最終將注 入去除遺傳物質的中空生殖道支原體細胞,以進一步研究這種人造 細胞能否存活與繁殖。這項研究與轉基因技朮有根本的區別。前者 是用完全人工合成的基因組代替天然的基因組﹔而后者是從天然存 在的基因組中剪切掉一個基因,或在其中移植入另一種生物的某個 基因。 美國能源部已經批准了這一計划,并撥給了總額為300萬美元的資 金,為期三年。負責監督這一項目的能源部高級官員說,這個小小 的有機體對于創造一個“最小的基因體”是個很好的開端。 文特爾和史密斯表示,這個項目的成功將為新一代生物武器的出現 奠定基礎,可以提高美國應對現有生物武器的能力。不過,生物武 器的危險性也使他們決定嚴格保証研究過程中的安全,并有選擇地 公布這一項目的技朮細節。 爭議和質疑 文特爾和史密斯聲稱,他們的研究純粹是基礎性的,不是徹底人工 制造一個全新的生物,只是在更大程度上對生命體的改造。然而, 該項目仍然引起了很多道德、倫理等方面的爭議。 一些宗教和哲學界人士提出,雖然文特爾和史密斯宣稱此項目是純 科學研究,但是到最后它肯定還會有實際的用途。因為一旦真的創 造出他們所期望的生命形式,他們肯定還會再給它增加一些新的功 能。例如分解火力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或者生產可用作燃料的 氫等,這也是美國能源部撥款支持這項研究的主要原因。 有的倫理學專家則表示疑問,如果人造的生物體只能在實驗室非常 嚴格的條件下才能生存,那么它能真正被稱為生物體嗎?而且,科 學家們有權利去創造新的生物體嗎? 針對研究中可能會產生新的致病的細菌,盡管文特爾和史密斯表示 他們將采取措施,但很多人還是對安全性表示擔心。斯坦福大學的 一位生物倫理學家說:“與其說我擔心這個最小的基因體項目的啟 動,還不如說我更擔心這些科學家們的意圖,我有一種感覺,他們 顯然知道這一切可能帶來的危險。” 此外,科學家們通常都不提前宣布自己的實驗項目,而文特爾和史 密斯之所以早早宣布這一計划,是因為他們想引起美國當局決策者 的注意。他們表示,恐怖分子和一些美國的敵對國家可能在開發一 些生物武器,他們的新研究將為對付這些危險提供一系列新的工具 。而這也正是一些人所擔心的,因為從人造生物到制造生物武器的 距離并不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