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發現:行星形成只需數百年

資料來源:人民網

2002年12月17日


美國、加拿大等國的科學家們最近利用超級計算器進行了最新仿真

分析,結果發現,宇宙中的巨型氣體行星的形成可能只需要几百年

,從而對天文學界一直普遍認為的上百萬年形成行星的理論提出挑

戰。

科學家們在研究中發現,構成巨型氣體行星內核的氣體和塵埃盤,

繞該行星的恆星運轉數圈之后,就有可能發生分解,這種分解會導

致行星周圍的物質快速凝結,并在很短時間內對外部的氣體產生吸

力,最后那些被吸引過來的氣體會形成行星的外殼。而傳統的行星

形成理論認為,那些氣體和塵埃盤凝結成塊,先形成行星的內核,

僅這一過程就需要100萬年左右﹔行星的巨大外殼則再需要几百萬

年才能形成。 

科學家們還發現,在巨型氣體行星形成過程中,行星附近那些正在

燃燒的恆星會產生巨大的熱氣,這些熱氣會吹散行星周圍凝聚的、

可能成為行星外殼的氣體,所以行星形成時間就不會太長。參與這

項研究的美國華盛頓大學天文學助教奎因解釋說:“如果巨型氣體

行星形成的速度不夠快的話,那么它很可能根本就無法形成。”

根據他們的假設,如果巨型氣體行星形成真的不需要很長時間,就

意味著行星的形成屬于“相對普遍的現象”。事實上,一直以來天

文觀測的結果似乎也和這個假設相吻合:20世紀90年代以來,天文

學家們已經陸續在太陽系外發現了100多個行星,它們的質量普遍

都比木星的質量還大,屬于巨型氣體行星。  (艾力)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02年12月17日 (責任編輯:徐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