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1/4太陽系外行星系統可能存在類地行星

資料來源:東方網

2003年1月4日

東方網1月4日消息: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人類迄今發現

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中,可能有四分之一的系統中存在與地球相似

的、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這一數目遠遠高于以前的預期。

自1995年以來,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約100顆圍繞與太陽相似

的恆星運轉的行星,但限于技朮力量,目前發現的絕大多數是與木

星相似的氣態大行星。根據我們對生命的認識,適宜生命生存的行

星應當是固態的、能聚集液態水的類地行星。

4日出版的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兩位

科學家,建立了到2002年8月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所有太陽系外

行星系統的模型,通過計算機仿真研究推測哪些系統中可能存在適

宜生命存在的行星。

由于生命的存在依賴于液態水,一顆適于生命生存的行星與其圍繞

運行的恆星間距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此外,巨型氣態行星的引

力可能使小型類地行星進入不穩定軌道甚至脫離原來的行星系統,

因此類地行星還必須離巨型氣態行星足夠遠,才能處于穩定的軌道

上。

通過估算,科學家發現,有四分之一的行星系統有距離合適的穩定

區域。從理論上講,這些區域里有可能存在類地行星。考慮到銀河

系乃至整個宇宙中恆星數目巨大,這一比例使可能存在生命的類地

行星乃至有生命的行星看起來非常多。

但研究人員說,這只是一個初步估計,有可能上述行星系統中還存

在著離母星較遠、尚未被探測到的巨型氣態行星,它們的引力也會

影響穩定區域的存在。

編輯:楊俐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