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回過去還是飛向未來?澳科學家欲造時間機器

資料來源:中新網

2003年1月22日

中新網1月22日電

他曾經帶領一個研究小組,得出光速在變化的結論﹔他曾經寫過不

少關于時間的書﹔如果他設想的一切都成為現實,人可以回到過去

見一見自己的老爺爺、老奶奶,也可以到未來看一看自己的重孫子

、重孫女,關于時空的基本定義就要改寫,物理學的根基就會動搖

。

據今天出版的青年參考報道,他就是澳大利亞科學家保羅﹒戴維斯

。他的科學研究包括黑洞、量子場論、宇宙起源、意識的本質和生

命起源等諸多涉及人類和宇宙本源的問題。

──“有限時間旅行”肯定可行

人類樂于夢想,也盼望知曉過去和未來。若要將歷史和命運活生生

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時間旅行似乎是個最為簡便的方法。然而,時

間機器的制造仍然停留在幻想階段,而即便是幻想,也多產生于小

說家和電影特效師的手中,少有人知科學家對時間機器的具體構想

。保羅﹒戴維斯是享譽世界的理論物理學家,他決定當第一個吃螃

蟹的人,嘗試制造時間機器,哪怕只是“理論上的制造”。

要制造時間機器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問題是,你想回到過去還是飛到

未來。在戴維斯看來,在時間中到未來旅行是很容易的,如果你接

近于光速運動或者身處強大的引力場中,會感到時間流逝得比其他

人更緩慢──你進入了他們的未來。

飛向未來的旅行又叫“有限時間旅行”。保羅﹒戴維斯在《怎樣制

造時間機器》的開頭非常肯定的提出,“有限時間旅行”是可行的

,但回到任何時代的“無限時間旅行”只是“有可能可行”。

──虫洞:回到過去的關鍵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允許這一旅行發生在特定的時空結構里:一個旋

轉的宇宙,一個旋轉的柱體,以及非常著名的虫洞──一條貫穿空

間和時間的隧道。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建造一個穩定的虫洞,就可

以跨越時間和空間。那么,到底什么是虫洞?它和黑洞有什么聯系

呢?

在斯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里有這樣的解釋:虫洞是連接宇宙

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它可以把平行的宇宙或者嬰兒宇宙連接起

來,并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而黑洞是時空的一個區域,那里引

力是如此之強,以至于任何東西,甚至光都不能從該處逃逸出來。

在戴維斯的計划里,建造一個虫洞要分3步:

第一步,尋找或建立一個虫洞,開辟一個隧道用來連接太空中兩個

不同的區域。

第二步,使虫洞穩定下來。由量子產生的負能量,虫洞便允許信號

和物體安全地穿越它。負能量會抵制虫洞變為密度無窮大或接近無

窮大。換句話說,它阻止了虫洞演變成黑洞。

第三步是牽引虫洞。一艘具有高度先進技朮的太空船將虫洞的入口

互相分離開。如果兩個端口都放置在空間中合適的地方,那么時間

差將保持恆定狀態。假設這一差值是10年,一名宇航員從一個方向

穿越虫洞,他將跳到10年后的未來,反之,宇航員若是從另一方向

穿越虫洞,他將跳到10年前的過去。

──時間機器的悖論

假如技朮上的諸多難題都被克服了,時間機器的生產將會打開充滿

悖論的潘多拉盒子。對于這些,戴維斯也表現出一絲憂慮。他說:

“我本人不打算把我描述的時間旅行和其它控制自然的行為區分開

來。所有的技朮都在以某種方式干預自然。在一些科幻小說里,有

人通過回到過去而改變了現狀。這種事出現在小說里當然無傷大雅

,但如果發生在現實中會帶來嚴重的倫理問題。誰給你回到過去改

變歷史的權利?”

既然過去、現在和未來緊密聯系,過去能影響現在,那么現在影響

過去在邏輯上也說得通。如果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好不容易

有了在時間中穿梭的自由,卻又失去了行動的自由,眼睜睜看著歷

史從身邊滑過,卻無力改變什么,豈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對此,戴維斯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多宇宙”理論──世界不是只有

一個,而是有許多平行的世界。你回到過去,但那不是你自己的世

界,而是和你的歷史相似的世界。這樣,即便你打死了自己的母親

,她在那個世界也的確死了,但當你回到未來時,她依然活得好好

的。

這種想法近乎瘋狂,但除了戴維斯外還有許多著名物理學家相信有

平行世界的存在。在《時間簡史》里,霍金這樣說:解決時間旅行

的其他可能的方法是選擇歷史假想。其思想是,當時間旅行者回到

過去,他就進入和歷史記載不同的另外的一個歷史中去。這樣,他

們可以自由地行動,不受和原先的歷史相一致的約束。如果這樣,

回到過去和做一場夢又有什么區別?(代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