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上眼睛望太空:埋在南極冰層下面的望遠鏡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3年2月8日

大紀元記者安妮,方洪報道/AMANDA望遠鏡由國家科學基金贊助研

製,它身高400米,有308個象保齡球大小的光學感應裝置。但是它

不是在天文台裡,卻被埋在深深的南極冰層下。雖然被蒙上了眼睛

,它的“眼力”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AMANDA能“看”到相撞的

黑洞、Gamma爆、遙遠星系的核心和星球爆炸後的殘骸,甚至可能

看到人類從來連想都沒想過的事情。這是怎麼回事呢?還是讓我們

先從中微子說起。

會隱身的中微子

中微子能量很高,在宇宙中數量十分龐大。多到什麼程度呢?宇宙

中每一個質子,對應就有1,000,000,000個中微子。這麼多的中微

子,我們卻看不到它們,甚至很難直接探測到。中微子不僅非常小

,而且不帶電荷,幾乎沒什麼質量。它們可以完全不受阻擋地在宇

宙中穿行,不論是星球、星際塵埃、還是電磁場,都輕鬆穿過。“

每秒鐘有十億個中微子穿過我們的身體”,威斯康星大學物理學家

Francis Halzen說。但是我們卻覺察不到。

蒙上眼睛,看得更清

正是因為中微子的這些性質,它們可以不受隔斷地穿越地殼。

AMANDA望遠鏡利用這一點,它被埋在南極1.5公里的地下,面向大

地而非天空。這就意味著盡管AMANDA位於南極,它的“眼睛”卻

可以透過地心望著北極的天空。當可見光和其他干擾信號、射線等

都被地球的龐大軀體過濾掉後,AMANDA就可以“看到”由中微子構

成的“世界”了。

目前AMANDA的設計使命是研究中微子的高能形式,高能中微子所含

能量是太陽放射出的低能中微子的1000倍。物理學家希望用它來搜

索天空中以前未知的領域。據計算,AMANDA可以把中微子的運動方

向精確到3.5度內,這個準確度足以揭示高能中微子的來源。當宇

宙中出現Gamma爆、黑洞相撞等劇烈天文現象是都會產生中微子。

一個由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天體物理雜誌

》2003年2月1日一刊中發表了他們的最新進展。這份報告作者之一

、加州大學IRVINE分校物理學家史蒂文﹒威克說,“現在,我們有

了更強大的新式工具去探索宇宙。”而國家科學基金的Aizenman

則認為,AMANDA不僅可以為已知的現象提供更多信息,或許還能發

現我們不曾想像的事情或物體。

深層空間的奧妙

原子雖小,億萬原子構成的物體我們就看得到了。而億萬個中微子

我們還是看不見,也摸不著。中微子的“世界”什麼樣?希望

AMANDA能告訴我們,哪怕是一點點。

(參考資料來源:加州大學IRVINE分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