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深圳新聞網
2003年2月27日
盡管美國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空中燒毀了,科學家們探索 宇宙奧秘的步伐卻沒有停止。據美國廣播公司25日報道,美國宇航 局已定于2006年10月啟動“開普勒計划”,向太空發射一套先進的 行星探測系統,尋找銀河系中類似地球的行星。 “開普勒計划”的主要研究員、美國哈佛斯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科學 家薩塞羅夫在接受采訪時預測,“開普勒計划”將在運行第一年內 探測到大約1000顆類似木星的行星,而4年后將會發現10顆大小接 近地球的行星。 據薩塞羅夫介紹,天文學家們一般通過兩種方法來尋找行星的蹤跡 。第一種是“觀察恆星擺動法”,當一顆行星環繞恆星運動時,其 引力作用會使恆星偏離中心,產生擺動。第二種是“陰影觀測法” ,主要用于探測小行星的蹤跡。當太陽系外有一顆行星圍繞恆星運 轉被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捕捉到時,從理論上講,人們會看到恆星 變暗,也就是說在恆星的光亮表面上會出現小影斑。然而,在地球 上使用“陰影法”尋找地球姊妹的成功率奇低。為此,美宇航局決 定向太空發射一枚太空望遠鏡,專門捕捉銀河系中行星繞恆星飛行 時出現的“陰影信號”。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天文學家拉夫林說:“我們認為在所有新發現 的銀河系恆星系統中,有1/4的恆星系統可能存在著地球大小的行 星,因此尋找到第二顆地球的概率非常之大。” 據悉,美宇航局將在“開普勒計划”完成后,向太空發射更先進的 太空望遠鏡,以深入“類地行星”的大氣層探索水、氧氣、有機物 甚至生命存在的痕跡。科學家的所有努力都只為一個目的:探索孤 獨的人類是否擁有同伴,浩瀚的宇宙中是否存在和我們相似的智慧 生物。(歐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