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年前古海底原始生命遺跡驚現長城

資料來源:華聲報

2003年4月3日

華聲報訊: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長城附近采集的礦石標本中,找到了

距今14億年前的海底原始生命的遺跡。專家認為,這一發現對揭示

生命起源和探尋外星生物都具有積極意義。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研究學院教授李江海介紹,在不久前分析從河

北省興隆縣離長城約10公里處帶回的硫化物礦石時,他和同事借助

電子顯微鏡發現了“已經成為化石的球狀和絲狀細菌”。 

據報道,科學家研究後認為,這些大小只有几微米,甚至更小的細

菌化石,存在於14.3億年前的“海底黑煙囪”(堆積在海底火山附

近的硫化物)中。“它們(細菌)不但可以適應高溫、高壓、沒有

陽光和缺乏氧氣的極端環境,而且可能借助‘黑煙囪’噴發的硫化

氫等物質,把對普通生命有毒的氣體轉化為養分。”李江海說。 

他表示,此次發現的古細菌遺跡在中國已發現的同類細菌中是最古

老的,它不但動搖了“萬物生長靠太陽”的傳統理論,而且為“地

球早期生命起源於‘海底黑煙囪’”的推論提供了地質証據。 

李江海認為,長城腳下的發現支持了“海底深處是地球早期生命避

難所”的觀點。他表示,“接下來尚有大量工作需要開展,包括對

野外地質的深入考察,對細菌遺跡特徵、類型的甄別。”“另外,

還需要與其他原始生命記錄,以及現代‘海底黑煙囪’周圍的微生

物進行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