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石人雕像”驚現摩洛哥引爭議

資料來源:東方網

2003年5月25日

東方網5月25日報道:據英國媒體24日報道,一具在摩洛哥坦坦鎮

德拉河北岸15米深地底發掘出來的小石人雕像,日前在歐洲考古學

界中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根據科學推測,這具石人雕像有40萬年的

歷史,然而一些科學家認為,那個時代的原始人類根本還沒進化到

“藝朮家”的地步,這具石人雕像很可能是自然界的天工造化。

年代太久遠

據報道,這具石雕大約6厘米長,像極了一個站著的人,在脖子、

手臂和雙腿間,都有溝槽區分開,在石雕的表面,還有一些暗紅色

的物質,一些考古學家認為那也許是殘余的顏料。這具石雕是由考

古學家在摩洛哥坦坦鎮德拉河北岸15米深的地底發現的﹔在這具石

雕的上面,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許多石斧,根據地層推算,這些石

斧的年代可推算到50萬年前到3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

引發大爭論

這具石人雕像的發現在歐洲考古學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因為如果

它真是由原始人雕刻的,那么它將成為有史以來發現的最早的“人

類藝朮品”。國際岩石藝朮聯盟組織負責人羅伯特﹒貝德那里克接

受英國廣播公司電視台采訪時稱,他認為這具石雕的頎長外型可能

是自然形成的,但是石頭表面雕刻成人型的溝槽,卻顯然是手工制

作的結果,據他稱,石雕上的那些溝槽顯然是用一種石頭工具不停

敲打后形成的。為了驗証他的觀點,貝德那里克找了一塊相同尺寸

的石頭,并用另一塊“石錘”不停地對它進行敲打,試圖復制出相

同的溝槽來。最后,貝德那里克比較了古今兩塊“石雕”上細微的

裂痕,認為它們“非常近似”。此外,貝德那里克還認為石雕表面

的紅褐色物質是一種顏料,而不是自然界的鐵物質腐蝕的結果。

然而,貝德那里克教授的觀點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懷疑,美國伊利

諾斯州大學教授斯坦利﹒安伯魯斯稱,40萬年前的原始人根本不可

能進化到“藝朮家”的程度,這個石頭上的人型溝槽,很可能是“

自然風化的偶然結果”。

1986年,在以色列貝里海特﹒拉姆地區同樣發現了一只具有20萬年

到30萬年歷史的“石頭雕刻”,當時有科學家認為它是個人工雕刻

品,然而后來一些研究人員通過各種証據表明,該具“石頭雕刻”

是由地質因素自然形成的。

選稿:封黎華 來源:青年報 作者: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