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暗物質存在的新證據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3年5月29日

【大紀元5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忻明報導/一項對星系間運行方式

的研究為暗物質的存在提供了新證據。這項研究是西班牙和美國的

天文學家使用斯隆數字空間觀測(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 )望遠鏡進行的。

斯隆數字空間觀測網站5月21日說,天文學家觀測了大約3000個星系

的運行方式﹐這些星系圍繞著更大的星系旋轉。

天文學家們發現﹐當小星系遠離大星系時﹐其運行速度不是迅速下

降﹐而是逐漸地降低﹐這與暗物質理論相吻合。他們認為這種運行

方式證明星系間存在暗物質﹐其產生的引力效應導致這種現象的存

在。

主持這項的研究的天文學家普拉達說﹐研究結果暗示著暗物質的存

在﹐“修正牛頓引力理論”無法解釋這種新的發現。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在對星系的運動觀測中發現﹐如果星系僅由可

以觀測到的常規物質組成﹐其運動不能用牛頓引力理論來解釋。於

是科學家們提出星系由我們可以觀測到的常規物質和觀測不到的暗

物質組成﹐星系的大部份質量來自暗物質。也有的科學家提出“修

正的牛頓引力理論”﹐該理論對牛頓的引力理論加以修改﹐以便可

以不借助暗物質而解釋星系的運動。

暗物質理論認為﹐暗物質佔宇宙質量的大約27%﹐正常能夠觀測到

的物質約佔3%﹐其它由暗能量與輻射組成。

參考資料:

http://www.sdss.org/news/releases/20030521.darkmatt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