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03年6月4日
【苗珮瑩╱綜合外電報導】隨著長江三峽大壩蓄水工程啟動,號稱 千古之謎的「懸棺」也被揭開神秘面紗。考古專家乘船前往,迫不 及待地想一窺懸棺的真相。 收之桑榆 由於江水上漲,以往距離江面有近百公尺高的懸棺,如今距離江面 僅一、二公尺。當地人相當興奮地說:「沒有水庫蓄水,永遠不要 想打懸棺的主意」。考古專家則相當慎重地開啟棺木,並起出了數 件價值不菲的文物。 開棺氣氛神秘 根據廣州《信息時報》報導,在兵書寶劍峽,被稱作長江三峽第一 棺的懸棺,因水位升高,使得輪船可直接開到它的腳下。由於以前 懸棺離江面太高,難以接近懸棺。在這一帶的村民都知道懸棺價值 不菲,但就是沒有任何辦法可攀援上去。隨著長江三峽大壩開始蓄 水後,江面升高使得攀進山洞一探懸棺之謎的人也逐漸增多。 由於懸棺景象實在是太神秘,因此開啟棺木前必須先有一番祭拜亡 靈的儀式。按當地習俗,必須先在懸棺前焚燒冥紙,焚香後在棺木 前叩三個頭。隨後,將一塊長長的紅布蓋在棺材上,又在棺材旁燒 了一大把冥紙。冥紙燒完後,便點燃掛在船邊的鞭炮再啟棺。 雙層棺木構造 根據《楚天金報》報導,秭歸縣文化部門指出,第一副棺木是雙層 棺木,上層木板被拿開後,專家在面將一個長約五十公分的東西拿 出並以報紙裹起。第二副懸棺開啟後,同樣也是雙層棺木。專家在 裡面發現八件銅質矛,矛上有人頭像,棺中文物排放整齊。第三口 棺木中則藏有一公尺的寶劍一把,另有銅頭弓箭數支,棺中還殘存 有人的骷髏。專家初步判斷是距今兩千四百年左右,戰國時期的巴 人岩棺。不過驚人的是,棺木上發現了槍擊後的彈孔,棺木中也找 到了射進的兩顆子彈。 傳有兵書寶劍 由於棺木中所葬者的身分尚未考證,因此村民議論紛紛表示,懸棺 的由來長久流傳著許多傳說。其中一種說法是,諸葛亮將別人垂涎 已久的兵書與寶劍,裝在兩具棺材,藏到了香溪這一無人可攀的懸 崖上。因此,葬懸棺的地方才叫兵書寶劍峽。如今從專家起出的文 物判斷,不排除是傳說中所葬之物。 另一種傳說是,一對恩愛夫妻死後,要求兒女將他們先後葬在懸崖 上。因長江流域的濕氣比較大,因此他們葬於乾燥的地方便於保存 屍身。據說這對夫婦的陪葬品中,有大量的金銀珠寶,但這個說法 可信度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