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生物大爆發之謎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

2003年6月5日

【大紀元6月5日訊】新生6月5日報導, 中國云南澄江曾是一個名不

見經傳的山包。5億多年以前,那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然而,在經

過漫長的沉寂之后,澄江這塊貌不惊人的山包,如今被古生物學家

視為一塊圣地。在這里,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個惊人的秘密正在逐漸

被解開。在距今5.3億年前,這里的淺海上演了一個重大無比的事

件—生命經歷了一個革命性的大規模深化,絕大部分僅次于“界”

以下的最大的生物分類單位—“門”一級動物一瞬間出現在地球上

,這些動物的突然光臨,給這顆藍色的星球增添了生動的色彩。 

我們用“一瞬間”來描述這一顆爆發過程的短暫,然而它的實際時

間是200万年左右,但相對于35億年的地球歷史來說,200万年相當

于一天中的一分鐘。在這“一瞬間”里,眾多從未在地球上露過面

的動物一下子出現在海洋里,古生物學家甚至用“爆發”這個字眼

來形容這种突然性。這些動物形態各异,大小不一,從只有几毫米

的微型動物到長達2米,長著帶柄巨眼和恐怖粗爪的大型怪物,几

乎涵蓋了所有現有動物的門類。也就是說,如今地球上所有一切天

上飛的、地下跑的、海里游的動物的祖先,差不多都在那個時代出

現了。包括人類在內的很多很多細胞動物很可能就是從這里起步,

開始了各自的演化歷史。這一發現使國際古生物界振奮不已。最有

權威的德國著名古生物學家阿•塞拉赫稱這一重大發現“就像是來

自天外的信息。”它證實了大爆發的演化事件在5.3億年前确實曾

經發生了。 

1985年中國古生物學家發表了在澄江帽天山出土的娜羅虫—古老

節肢動物化石(這种動物曾存在于5.15億年前加拿大伯吉斯動物群

),揭開了澄江生物群研究史上的重要一頁。1995年,世界各國科

學家匯聚中國,第一次以“寒武紀大爆發”為議題進行了國際性的

學術大討論。 

在昆明,在許多孩子的收藏中,你會找到侏羅紀的恐龍,泥盆紀的

魚,克留紀的珊瑚石燕和寒武紀的三葉虫。昆明西部的一所學校的

孩子几乎每人手里都有寒武紀海洋里的動物化石,因為他們的學校

就建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海底。 

在澄江“早期生命研究中心”的陳列室里,陳列著形態各异的化石

標本。以或卷曲或斜躺或平直姿勢埋藏的娜羅虫化石,完好地保存

著它們的軟軀體构造,甚至連腸道中充滿的食物也清晰可見,顯示

著其在臨死之前還曾經飽餐一頓。具有网狀骨片的网虫,即使活著

時保持站立的姿勢就已經很不容易,有的競然可以在死后仍然保持

立姿,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那具有纖細的触手、細膩的體表和環肌

的水母,還有成群埋藏在一起的帽天小虫、海口虫,讓人想到它們

一定是在一次聚會中突遇災難。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這些精靈的化

石,95%以上是世界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帶軟軀體构造的化石。5億

年前生物的軟軀體构造居然能成為化石陳存在岩層中,這是澄江化

石最為獨特之處。 

從1990年以來,科學家在帽天山等化石產地進行了多次發掘,收獲

的化石總數已達數万枚。他們在那此橙黃色的岩層中,几乎找到了

所有現生動物祖先的足跡,另外還包括許多早已滅絕的生物种類。

現在地球上熱鬧非凡的上千万种生物歸納起來總共才35個門,而我

們在澄江化石中已經發現了20多個門一級系統。這說明在寒武紀早

期,動物我樣性的基本體已經建立了。 

在這些古生物的化石中,你可發現有一种化石帶著紅紅的小點,這

是海豆芽的化石。我們現在在海洋里見到的海豆芽還是這個樣子。

也就是說它從古到今一點也沒有變化。然而有些動物的變化則大得

惊人,如脊索動物的始祖—云南虫,它向著不同的方向演化出魚類

、兩栖類、爬行類(包括后來滅絕的恐龍)、鳥類及哺乳類(包括

人)。 

從同一起點起跑的生物,有的走過几億年還是老樣子,有的則演化

出差异巨大的不同种類的生物,同樣的時間對它們起了迥然不同的

作用,難道達爾文的均變進化論不适應于寒武紀動物群? 

面對著這林林總總的生物化石,人們不禁要問,寒武紀大爆發是否

曾經發生過?在大爆發前,地球上發生了什么?是什么導致了這項

瘋狂的進化?這一系列拉歷史之謎,正等待著考古學家的生物學家

去探索、去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