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華網
2003年6月10日
稿件來源: 中國公眾科技網 總有一天我們的地球不可避免地被膨脹的太陽吞沒而毀滅,其實按 現代概念,這絕不會很快發生,而是在几十億年之后,因此不必杞 人憂天。但是心急的天體生物學家不愿這樣長期等待,以便檢驗這 一理論。他們設法建立計算機模型,想弄清楚現在被認為明顯不符 合條件的哪些地方能產生怎樣的生命條件。計算機模擬結果表明, 當太陽“膨脹”時,小小的冥王星將成為十分迷人的地方。 美國西南科學研究所(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SwRI) 行星學家阿蘭﹒斯特恩博士証實,冥王星將來會轉變成像邁阿密這 樣的地方,會在几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保持這樣。斯特恩博士 也是美國宇航局“新地平線”(New Horizons)計划的創始人之一, 該計划准備在2006年1月向冥王星發射探測器。確實,現在冥王星 是一顆極度寒冷的行星,几乎肯定是毫無生命的世界,冥王星地表 溫度變化范圍為-240℃至-210℃。 這一切在接近太陽系歷史終局時會發生改變,再經過10億年太陽的 亮度會增強11%,而地球會變成令人難受的溫室,再經過50億年太 陽會比現在的大小膨脹100倍以上,其亮度比現在增強1000倍。隨 著太陽膨脹和加熱,適于居住的區域將向太陽系邊緣遷移──生命 將遷向火星,然后是木星,最后是冥王星。地球與其他靠近太陽的 行星大概會直接蒸發,而外太陽系可能會保存下來,成為生命的最 后綠洲。根據“劇情”的發展,分布在冥王星軌道區域和所謂“柯 伊珀帶”一大群太陽系小天體(其中某些天體一點也不比冥王星小 )也將成為潛在的生命綠洲區域。 除了第九顆行星冥王星和一些小行星之外,還應計及海王星的一些 最大衛星,例如海衛一。現在科學家認為在海衛一上擁有大量水冰 ,如果水冰被融化,則水將成為誕生生命條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觀察也証明,在這些天體上可以找到像碳氫化合物的有機分子,這 些有機分子也是構筑未來生命的潛在“磚塊”。 斯特恩博士指出,“在太陽系邊緣擁有誕生生命的一切條件,只要 向那里提供足夠的熱量即可。” 斯特恩博士將這些地方稱之為“適于居住區域的延期賠償” (Delayed Gratification Habitable Zone DGHZ)。 其實,這一切之所以有意思不僅僅在于未來的拯救人類或新的近太 陽生命的誕生。眾所周知,在太陽系中適合居住的區域現在認為是 在地球軌道區域,天體生物學家想方設法研究其他類似太陽的恆星 周圍空間的相同區域,目的就是想在那里發現生命跡象。但是許多 其他恆星也已發展到紅巨星階段,那里可能也存在DGHZ,也能找到 生命跡象,特別是像冥王星一樣的結冰天體是其他恆星的普通衛星 。斯特恩博士認為,如果我們的太陽系是行星系的典型代表,則僅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從適于居住的冥王星到“柯伊珀帶”之間就 可以找到几十億個這樣的行星系。 (周道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