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03年6月24日
【李寧怡╱綜合外電報導】自西元十三世紀崛起於南美洲的印加帝 國,在極盛時期的版圖北到哥倫比亞、南至智利,曾是當時全世界 最龐大的帝國。但是從西元一五三二年印加帝國被西班牙軍隊毀滅 之後,數百年來人們都相信,這個博大精深的文明是沒有敘事文字 的。 然而,南美古文明研究的權威、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烏爾頓卻 發現,過去被認為只是用來記數的結繩文字(khipu),很可能是一 種七位數的二進位碼,與現在的電腦程式編碼類似。 結繩不只用來記數 如果這項理論獲得證實,代表印加人在電腦發明之前五百多年,就 已經開始使用某種形式的二進位碼。目前烏爾頓正在做最後努力, 希望能找到一套曾被譯成西班牙文的結繩文字,以證實他的看法。 結繩文字是用棉或毛料編織,以一條主線與多條分支出來的繩結組 合而成,每一個繩結還可以再分支出附屬的細繩,最後呈現出樹枝 狀圖像。 烏爾頓的研究指出,理論上結繩者每次編織一套結繩文字時,可以 做七種選擇,每一種選擇有兩個選項,例如要以棉或毛為材料、用 旋轉編織法或連續編織法等,如此共有一百二十八種排列組合;再 加上有二十四種顏色可以使用,因此總共可以傳達一千五百三十六 個單位的資訊。 編法複雜用於敘事 每個單位可能代表一個故事或神話中的某個名字或某項活動,比古 埃及或馬雅文明所使用的文字還多出一倍,可以記載相當複雜的事 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