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浪科技
2003年6月24日
天文學家所觀測到的黑洞
美國東部時間6月23日(北京時間6月24日)消息,美國天文學家推測 ,在銀河系中央還存在著一個中等體積黑洞,它吸引著成千上萬太 陽般大小的行星。這項研究發現有助于解釋神秘黑洞在早期的體積 形成中是如何越來越大的。 在天文學解釋中,距離黑洞三至四光年的范圍內是不會形成任何行 星的,因為這里存在著強大的宇宙引力,吸引著較大氣體云和浮塵 云。這些氣體云和浮塵云是形成行星的必然 條件。但是,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天文學家布雷德﹒漢森(Brad Hansen)最新研究表示,超大空間的黑洞周圍存在著行星,這些行 星互相作用形成一個行星系。然而在天文學解釋中這是行不通的, 小于一千萬年的行星就算是新生的行星,而且在強大的宇宙引力作 用下是不會形成行星的。這些行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根據漢森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同事的研究表明,有關這些行星較 為可信的解釋是,在行星和黑洞之間存在一個安全距離--大約五光 年左右距離。由于黑洞在一定距離的宇宙作用引力下,可以將這些 行星緊密地吸引在一起。甚至在破壞性宇宙引力場的情況下,也能 吸引這些行星。在這些行星系中包括一個能容納1000至10,000個太 陽質量的小黑洞,并且這個小黑洞吸引著行星向著鄰近體積更大的 黑洞運行。同時,中等體積的黑洞以當前一百年左右的旋轉周期運 行,當黑洞螺旋式的旋轉時,會釋放出許多的角動量并作用于這些 行星。最終,這些行星會進入黑洞,使黑洞的體積越來越大。漢森 還表示,用哥白尼理論也可以解釋位于銀河系中央的神秘黑洞在銀 河系早期的50-100億年中,體積是如何變得龐大。(明月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