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新解通古斯大爆炸之謎

資料來源:華聲報

2003年7月6日

華聲報訊:據光明網報道,近百年來,對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發生

的突如其來、驚天動地、了無痕跡的大爆炸,人們已提出了100多

種假設。中國學者趙成文利用自己研究和分析各種爆炸現場已近30

年的經驗,對通古斯大爆炸之謎提出了新構想:“冰核流星體”撞

擊引起了大爆炸。 

趙成文認為,在分析通古斯大爆炸的現場特徵時,最大的疑點就是

爆炸點特別巨大、分散,但卻找不到造型客體。在各種物質中,能

夠來去不留痕跡的只有氣體和液體。但單純的氣體和液體,又無法

沖擊出有形體的地坑,因為地坑的形成需要堅硬的造型客體的印壓

。那麼,既有硬度、又易消失的物體就只能是--冰體。正如極地

的冰層在高速旋轉的鑽頭的摩擦下會發生爆炸,天外來的冰體在高

速射入地球大氣層時,遇到氧氣也自然會發生爆炸。 

趙成文認為,冰核流星體也可以稱之為冰彗星,可能來自銀河系。

根據爆炸能量、聲響範圍,人們可以推算它的體積、質量及形態。

這個冰核流星體原來可能是球形,後來變成了管狀,在改變了運行

軌道後,進入了太陽系。有人會問,在太空中,這個冰核流星體為

什麼不會自行爆炸呢?這主要是因為它的運行速度不夠(沒有重力

加速度),而且還缺乏助燃的氧。當它進入地球的引力範圍時,就

等於按動了定時引爆裝置。根據推測,這個冰核流星體的構成成分

中應含有大量的氫元素?或它的同位素氘、氚。 

根據對爆炸現場的現象痕跡分析,結合百年來的文獻對爆炸時閃光

、聲響與煙霧情況的記載,趙成文認為爆炸點應該在空中。通過几

何計算,爆炸點應該是在距地面5000至10000米的高空。根據現場周

圍樹木的傾倒方向呈放射狀這一事實,我們認為爆炸點與地坑是垂

直的。距地坑最近的樹木之所以呈直立狀態,沒有樹葉,而較遠一

些的樹木卻呈放射狀向四周傾倒,距離越遠,傾角越大,這主要是

與爆炸沖擊波的方向和強度有關。遠處的樹木在爆炸沖擊波的作用

下,只能向與沖擊波作用力相反的方向倒伏。距離越遠,與沖擊波

接觸面積就越大,因此倒伏角度就越大,直到沖擊波減弱位置。 

通古斯大爆炸是在物理作用下產生的化學爆炸,爆炸後最大的威力

是氣體。根據相關分析,這次爆炸的能量相當於2--3個氫彈的威力

。在爆炸現場中,應該找到核物質的痕跡,因為它本身就是冰核物

質的大爆炸。 

趙成文說,如果這種構想成立的話,我們推想在几千萬年前,地球

也曾遭到過這樣的爆炸撞擊。而且那次爆炸的威力可能更大,導致

了山崩、海嘯、火山、地震等地質變遷。那次爆炸可能就是恐龍滅

亡的真正原因。既然這種災難性的大爆炸過去發生過,或發生過多

次,那麼將來可能還會發生。天外不祥來客的光臨,更鞭策人們盡

可能地把科學技術應用於保護人類,保護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從而把那些危害人類和地球的“入侵者”消滅在宇宙空間之中,

拒於“地門”之外。同時,趙成文表示,關於他的這一新構想,還

有許多問題有待於進一步考証。 

資料: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黎明,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的俄羅斯人正在熟睡。

突然,狂風大作,風中夾雜著巨大的噪音。風停之後,瞬間的寧靜

,遠處發出一種異常的聲音。人們被這種異常的聲音驚醒。7點43

分,爆炸聲響起。一個燃燒著的怪物,拖著長長的煙火尾巴,從南

到北劃過天空,消失在地平線外,地平線上升起一團巨大的火焰。

一分多鐘後,人們又聽到了那似乎來自遠方的清晰的轟鳴聲,大地

開始顫動……之後,人們感到了三次強烈的爆炸。爆炸之後的几天

里,通古斯地區方圓9000英里的天空,被一種陰森的橘黃色籠罩。

大片地區連續出現了白夜現象。 

爆炸之後的若干年,科學家們先後在那里發現了3個與月球火山口

相似、直徑為90至200米的爆炸坑﹔一片面積為2000平方公里的原

始森林被沖擊波擊倒,至少30萬棵樹呈輻射狀死亡﹔有些地方的凍

土被融化變成了沼澤地。在隨後的探險考察中,科學家們還發現爆

炸地區土壤被磁化﹔1908至1909年的樹木年輪中出現放射性異常﹔

某些動物出現遺傳變異。據伊爾庫茨克地震站的研究人員測定,這

次奇怪的爆炸能量,相當於1000萬噸至1500萬噸TNT炸藥,是30多

年後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的1000倍。 

關於通古斯大爆炸的起因,目前有許多假說與猜測。總體說來,可

以歸納為“隕石撞擊說”、“核爆炸說”、“外星飛船爆炸說”和

“彗星撞擊說”等四類,但均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