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華網
2003年7月14日
2003年7月11日上午6時左右,我陪同甘肅省林業廳副廳長 張生賢等一行8人,登上天池西岸。太陽從厚厚的灰白色的云層中 把它的光芒照射到平靜如鏡的天池及周圍的群峰上。水面周圍的山 峰倒影清晰可見。結束了連日陰雨,陽光初照,美麗如畫的天池景 觀,顯得格外寧靜與壯觀。9時10分,我們在天池東北方向山頂 刻有鄧小平題詞的石碑處往前走。正當我在為相機換膠卷的時候, 聽到長白山保護局局長丁之慧大聲地說,天池中有個“白點”,而 且在活動。等到我裝完膠卷,這個“白點”已沉入水中。 我挎著相機,帶著稍許的遺憾繼續沿坡向東北走去。當我回眸天池 水面時,發現在西側山峰倒影邊緣處,有一個白色的“圓點”在活 動。我立即招呼其他同志一起觀看,大家確定無疑。這個白色的“ 圓點”沿著倒影邊緣左右游動,不時形成隱約可見的一串“人”字 型波紋。正當大家在觀看與議論的時候,大約在9點20分,又發 現東側白頭峰(朝鮮稱將軍峰)的倒影北邊,有一個“黑點”向南 在游動,迅即又增加了二個。几乎與此同時,在天池中央的水面上 ,又有一個白色的“圓點”出現,并激起向周圍散開的波紋。 大家特別興奮,不斷變換著位置,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共同的結 論是,確實有不明動物在天池水面上游動。9點40分左右,正當 大家一邊觀察一邊議論之時,忽然發現在靠近天池北側的水面上, 出現了許多呈“圓圈”形、“一”字形、串“人”字形的波紋,大 約有20左右處,相互之間距離很近。這是在看到的5處中距離我 們最近的一處。三只照相機的快門同時按動,望遠鏡在几位手中輪 流使用。由于距離太遠(大約有2-3公里),用肉眼只能看到活動 的“白點”、“黑點”以及水波紋的形狀,即使是用望遠鏡也仍然 無法看得更清。據講當年張健橫渡天池時,站在岸上的人,如果不 用望遠鏡,几乎看不到他的影子。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在10時零4分離開了天池。當時,天池水 面上這些動物的活動依然沒有停止。這次觀察時間持續較長,大家 邊觀察、邊議論,達成了以下几點共識: 第一,几個人輪流地從不同角度觀察,確認所見情形不是因視覺誤 差或者幻覺而造成﹔ 第二,當時几乎無風,山峰倒影輪廓清楚,是向水下的方向延伸的 ,而這些活動的“圓點”卻浮在水面上﹔波紋不會是因風吹造成的 ﹔ 第三,天上灰白色的云層映在天池中,云的流動對所見之物毫無影 響,與云層倒影沒有關系﹔第四,當時,天池水面無任何人為活動 ,氣溫在零上20度左右﹔ 第五,除我們外,還有三組游人同時駐足觀察,几乎異口同聲,所 見沒有疑義。我有機會記下了其中一組的姓名:吉林省公主嶺市一 中高一學生王爽妍與其父母、小弟四人同游。王爽妍戴著近視鏡, 無法看清,但其他几位,尤其她的母親看得較為清楚。 與我同時觀察的人員是: 吉林省林業廳助理巡視員尚靜敏、長白山保護局局長丁之慧、吉林 省綠化辦干部付艷民﹔甘肅省林業廳副廳長張生賢、甘肅省林業廳 三北局局長劉從、計財處副處長蒲芬(女)、計財處干部陳真。 對于天池“怪獸”之說,多年來我一直持懷疑態度,也因此而出言 謹慎。一是從一般常識講,天池水面每年有半年多的時間被冰雪覆 蓋,水中動物生存面臨極大困難。二是1997年我曾與中科院院 士汪松先生交談過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并在此后將長白山博物館的 “怪獸廳”改名為“怪獸傳說廳”。由于今天的所見所聞,我認為 ,天池中是否有“怪物”可以暫且不論,但確有較大型動物在活動 。盡管現在還不清楚是何種動物,但對于它們今天的出現,我確信 無疑。 7月12至13日,天池一帶天氣晴好。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又安排專人進行觀察,但沒有發現動物活動的信息。正所謂:天下 之大,無奇不有﹔只能巧遇,不可強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