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文化報
2003年7月16日
關於長白山天池怪獸,早有記載。長白山最具權威性的《奉天通志 》、《長白山誌》、《長白山江崗志略》、《長白匯徵錄》等,都 有相關記載和描述。 《長白山誌》的《大事紀要》中記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4月, 行路人徐永順雲,其弟復順隨至讓、俞福等人,到長白山狩鹿,追 至天池,“適來一物,大如水牛,吼聲震耳,狀欲撲人,眾皆懼, 相對失色,束手無策。俞急取槍擊放,機停火滅。物目眈眈,勢將 噬俞,復順腰攜六輪小槍,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長鳴,伏於池 中。半鐘餘……池內重霧如前,毫無所見”。這是對怪獸最早的文 字記載。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奉吉勘界委員劉建封在《長白山江崗志略》 中記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 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 清宣統二年(1910年),長白縣設治委員張風臺編著的《長白匯徵錄 》,對怪獸作了詳細記載:“有獵者4人,至天池釣鱉臺,見芝盤 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黃色,首大如盎,方頂有角,長項多須, 低頭搖動如吸水狀。眾懼,登坡至半,忽聞‘轟隆’一聲,回顧不 見。均以為龍,故又名‘龍潭’。” 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對怪獸的發現次數和記載越來越多。從 1962年開始,又有人在天池中見到奇異的動物。據吉林省氣象器材 供應站有關人士介紹,1962年8月中旬的一天,他拿望遠鏡看到天 池東北角水中露出兩個動物,狗頭大小,黑褐色,怪獸在池中滑行 一個多小時後,潛入水底。 《長白山誌》記載了1962年8月中旬,吉林省氣象器材供應站的周 風瀛用六倍雙筒望遠鏡發現“天池東北角距岸二三百米的水面上, 浮出兩個動物的頭,前後相距二三百米,互相追逐游動,時而沉入 水中,時而浮出水面。有狗頭大小,黑褐色,身後留下‘人’字形 波紋。一個多小時後,潛入水中”。 《長白山誌》又記:“1976年9月26日,延吉縣老頭溝桃胡公社苗 圃主任老樸和苗圃工人,以及外來的解放軍同志,共二三十人,在 天文峰上看見一個高約兩米、像牛一樣大的‘怪獸’,伏在天池的 岸邊休息。大家驚訝地大喊大叫起來,‘怪獸’被驚動,走進天池 ,遊到接近天池中心處消失。” 1980年8月21日,作家雷加和幾個同伴在長白山天池中發現了喇叭 形的闊大划水線,“其尖端有時浮出盆大黑點,形似頭部,有時又 浮出拖長的梭形體,形似背部”。 1980年8月23日,省氣象局兩位同志從山上下到天池底端,在距池 邊只有30米處,有5隻頭部和前胸昂起,頭大如牛,體形如狗,嘴 狀如鴨,“背部黑色油亮,似有棕色長毛,腔部雪白的動物”。他 們邊喊邊開槍,均未擊中,“怪獸”迅速潛入水中,不見蹤影。 1981年7月12日淩晨5時05分,朝鮮考察團發現“怪獸”在天池中游 動。後據攝影資料考證是一隻黑色野熊。 1988年8月的一天上午,正在天池邊巡邏的撫松縣邊防部隊的幾名 戰士,驚奇地發現天池水面有一條又寬又厚的划水線,並且水線很 長,似有動物來回游動,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1995年8月,奇跡再次出現,於北坡登上天池的遊人們齊聲呼喊, 一隻怪獸鑽出水面又迅速消失。這一消息立即在吉林電視臺予以報 道。與此同時,在西坡的撫松縣邊防大隊的戰士們曾3次發現怪獸 鑽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