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太空探索下一個百年面臨環保能源新問題

資料來源:南方都市報

2003年7月16日


藝朮家繪制的概念太空飛

船,它能攜帶可充氣生態

環境,適合載人移民火星

人類登陸火星、重返月球、派遣探測器探索太陽系外的世界、駕御

太陽能、采集小行星上的丰富的礦藏資源,這一切都將在這個世紀

之內變成現實。

本報綜合報道 

從遠古某個繁星閃爍的夜晚開始,人類就迷戀上了神秘的太空。46

年前的10月,前蘇聯把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軌道,標志著人類

邁出了征服太空的第一步。在那之后又有成千上萬顆衛星相繼進入

了太空,其中多數為運行于近地軌道的通信和間諜衛星。還有一小

部分沖出地球軌道,拜訪太陽系的其他角落,并送回大量令人眼界

大開的“風景”照片。

人類中勇敢的先驅們也擺脫了地球的引力束縛進入太空,他們的足

跡最遠抵達月球。人類能征服多少太陽系的疆域?如何利用太空解

決地球面臨的緊迫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技朮的革新、政治動

向和世界發展趨勢,對這些因素都無法進行准確預測。

美國太空前沿基金會的執行總裁東尼﹒德﹒托拉說:“時光倒退50

年,那時人人都以為在10至20年內就能上太空旅游。事實証明人們

的估計太樂觀。”

前20年步履艱難

鑒于太空技朮目前的狀態,德﹒托拉認為20年內,人類對太陽系的

征服可能陷入停滯狀態。對再遙遠一些的未來,預測則樂觀一點。

他說:“100年后,將出現第一個在太空中誕生的嬰兒。那時候人

類可能已經在月球和火星都建立了殖民定居點,開始開采小行星上

的珍稀礦藏,太空探索的前沿已經擴展到太陽系邊緣。”

美國國家太空協會的執行總裁布萊恩﹒蔡斯同樣相信,未來100內

人類將走出地球軌道。他同時指出,什么時候邁出最關鍵性的一步

,在本世紀的早期中期還是末期將取決于未來几年的行動。除非無

法預知的意外發生────比如推進技朮的重大突破,或者發現一

顆直奔地球撞來的小行星(災難臨頭是最能激發天才創意的情況)─

───人類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步履將非常緩慢。

蔡斯和德﹒托拉都強調能否減少太空旅行成本將是決定太空探索效

率的關鍵因素。

令人憂慮的現象

如果正如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所說,預測未來關鍵在于對現

在的細致入微的觀察,那么有些現象確實令人憂慮。美國航空航天

局(NASA)在太空探索領域的投資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去年,

為了集中資源打造軌道太空飛機Or‾bital Space Plane)NASA

停止了對低成本發射器的研究。蔡斯說:“在過去20年里我們經歷

了痛苦的失敗,最后,我們不得不將航天飛機拋在身后,但開發新

發射系統的努力又多次受挫。”

NASA太空計划建筑師加里﹒馬丁認為,人們應該理解,太空技朮

從誕生到實際應用其速度永遠不可能與飛機相比。他說:“(太空

探索)要困難得多,它需要耗費大量資源,我們無法負擔反復失敗

或嘗試眾多不同的方式,而在飛機誕生之時,全世界有那么多人都

在試驗自己的設計,最終大多數仍然失敗了。”

NASA投資重點

馬丁說,NASA計划投資那些有助加深人類對太空了解的技朮:比

如建立遠離地球軌道的太空前哨,或者發射更多的星際探測器到太

陽系之外。NASA已經開始的重點項目包括核動力推進器、防止宇

宙輻射措施、更先進的通信技朮,這些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為了縮短

太空旅行的時間,將飛船送到更遠的地方,還力求在遙遠的前沿進

行的科學研究將確實有益改善人類的生活。

環保能源與太空

即使在未來100年,人類仍不能去其他星球定居,不容置疑的是,

太空探索是人類改善在地球本土生存條件的重要保障。未來學家茉

莉﹒麥考利預言,這個世紀里,衛星將是監測管理地球環境的關鍵

工具,將幫助解決我們星球的能源短缺問題。

麥考利正在為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撰寫一份白皮書,評估未來50年

太空技朮在能源和環境領域發揮的作用。麥考利說:“能源和水資

源匱乏是未來几十年里人類將面對的兩大問題,太空技朮將在其中

發揮關鍵作用,各國政府正在嘗試讓以太空為基礎的遙感技朮參與

每一個環保決定。太空技朮還將有助減少世界對石油的依賴。一些

人認為世界石油儲備還能供地球正常運轉50年,另一些較悲觀者則

認為5年后人類就會用光所有石油。在未來100年,太空太陽能很可

能取代石油成為地球最大能源來源。”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