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央社
2003年7月19日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十九日電)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今起展 開的「二零零三飆火星」特展,將展到八月底止,運用文字影像多 媒體讓大家更進一步認識火星。館長邱國光表示,八月二十七日是 火星七萬多年來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屆時透過小型望遠鏡將可見火 星的南極。市長馬英九強調,天文學的奧妙讓人心胸寬大。 邱國光今天在現場向市長馬英九說明,火星一直是人類臆測外星生 命的來源,也是人類幻想未來到外星移民的目的地;另人驚喜的是 ,八月二十七日就是火星七萬多年來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亮度將 達負二點九星等,視直徑並有二十五點一角秒;屆時只要透過小型 望遠鏡,不僅可見又圓又亮的火星表面,還能看到火星南極的白色 極冠與表面黑色的暗斑。 今天特展開幕典禮上,館方共設計了七大內容介紹火星,分別是: 航向火星立體電影放映館、文字影像多媒體解說、火星隕石實體展 示、聲控電腦的火星探險遊戲、大型火星位置圖版、專題演講與認 識火星節目。 馬英九除了為活動揭幕、觀賞立體電影;並親自試答聲控電腦的火 星探險遊戲問答;自認對火星認識不多的他,也真的是一連答錯了 數題。但他笑說,十多年前捲起哈雷彗星風潮時,他的大女兒才五 歲大,當他告訴她下次想看哈雷彗星是七十六年後,她已八十一歲 了,女兒竟哭了起來。 他強調,考古學與天文學都是計算時間單位很長的領域,人們接觸 時需要運用想像力,才能理解;但也因而讓人們體會到,人類是多 麼的渺小、世界甚為廣大;所以說天文學給人的啟示就是,做人要 寬容大肚,套句俗語,「人生海海、麥計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