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03年8月19日
【王潔予╱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天文學家在八月號的《皇家太空學 會月刊》中指出,人類存在的宇宙正在逐漸消失中。 原因是新生成的星星成長的速度,再也趕不上舊星死去的速度,而 且當太陽將地球吞噬時,星星散發的光芒也只剩下現在的一半,這 樣下去,全宇宙將沒有一絲星光。 新星生成高峰已過 愛丁堡大學天文研究中心教授海文斯觀察過四萬個銀河系後表示: 「星星的生成年代就快結束。但是宇宙不會在瞬間變得漆黑一片, 它會在星光盡失前的數十億年開始慢慢變暗,直到最後『熄燈』為 止。」 海文斯說:「星星構成銀河有個高峰期,這個高峰不但已經過去, 還一去不返。」因為宇宙無法像過去那樣製造足夠的星星了。 過去六十億年間,新星生成的數量逐漸下降,未來暴增的可能性也 不大,因為現在的生成條件變差,而且生成新星需要的氫氣及氦氣 等的元素也使用殆盡。 各銀河系密度下降 雖然部分星星在成長過程中,會自行吸回組成物質再加利用,但流 失的物質數量也很可觀。所以當數十億年前生成的星星光芒漸失後 ,宇宙中就只剩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暗淡無光的天體遺骸了。 曾在一九七四年因發現「類星體」,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英國劍橋 大學教授休威許說:「我們的宇宙不斷加速擴張,各銀河系的密度 也隨之下降,只要宇宙擴張的速度不變,它總有一天會消失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