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北京青年報
2003年9月5日
人類進入“重組時代”? 遭遇動物和機器“攀親” 當一個5歲男孩的包皮細胞與一只新西蘭兔的卵母細胞“相遇”, 會發生什么? 當人的身體與芯片和機器相連,會發生什么? 這絕不是猜想和假設,真實的故事已經發生。 人兔雜交? 在8月出版的《細胞研究》雜志上,一篇論文介紹了上海第二醫科 大學盛慧珍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他們將一位5歲男孩 、兩位成年男性的包皮細胞、一位60歲女性面部細胞的細胞核,放 入去掉細胞核的新西蘭兔卵母細胞中,成功讓融合后的細胞發育到 胚泡階段,從而得到胚胎干細胞。這是克隆技朮的關鍵一環。 一般來說,人體的胚胎干細胞能分化出各種體細胞,如上面提到的 包皮細胞、面部細胞、肝細胞等,但體細胞卻不再具備分化成其它 體細胞的能力。在科學家看來,這主要是因為這些體細胞具有某種 “記憶”,只有消除體細胞的這種“記憶”,它們才有可能成為胚 胎細胞狀態,具備干細胞分化成體細胞的功能,并進而生長發育成 一個新的動物個體。就像電腦重新編程一樣,科學家把這個過程稱 為細胞“重編程”。 盛慧珍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將人與兔的細胞進行融合,最終 得到胚胎干細胞,它們將在分化后被移植回人體,這種技朮也被稱 作“治療性克隆”。與克隆人不一樣,治療性克隆在醫學界是被普 遍認可的。但這次卻有些不同,因為他們將人的細胞和兔子的細胞 放在了一起。 “那不成人兔雜交了嗎?它是人?是兔?還是半人半兔?”這是該 項研究成果在倫理上遭遇的普遍質疑。其實,“人獸混種”的事, 早已有之。1998年11月,美國一家研究所將人的面頰細胞與牛的卵 母細胞結合,克隆出胚胎細胞。2001年中山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陳系古教授從一例男童做包皮切除准備丟棄的一小片皮膚中,分離 出體細胞,將其移植到家兔卵母細胞中,成功使男童皮膚細胞克隆 出100多個人類胚胎。陳教授的這一研究,在當時引起了激烈而廣 泛的倫理爭論。 無法預料的危險 多位倫理學者的主要觀點是,雖然當前研究人員主要將這項技朮用 于治療性克隆研究,但不排除有人濫用這項技朮,從而制造出人兔 雜交的物種,果然如此,將是對人類尊嚴的最大嘲弄,也是對這個 生命本身的一種極度不負責任。 而科技界的主要擔憂是,雖然兔子或者其它動物的卵細胞去掉了細 胞核,但其細胞質中還有遺傳物質,這些遺傳物質是否會把動物的 一些遺傳特性或遺傳疾病帶入人體,是否會在人體的后代中造成畸 形或代謝異常,就像艾滋病病毒可能是從非洲猩猩而來,兔子是否 攜帶類似病毒?這些問題現在誰也無法預料,但完全有可能產生不 堪設想,甚至災難性的后果。 是機器還是人 事實上,科技的迅猛發展,不僅模糊了人與動物間的界線,連人與 機器之間,也開始有了某種“血肉聯系”,電影《黑客帝國》中的 “芯片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止一次地閃現。如果說美國一個三口之 家在體內植入包含著身份認証和藥物治療史信息的計算機芯片還可 理解的話,那就看看英國的奇云﹒沃里克博士吧。去年,記者曾和 他通過網絡進行過交談。1998年,為研究脊椎損傷疾病,他將一個 芯片植入自己左臂,并在其中放了三個月,2001年他的手又通過芯 片和一台計算機聯系在了一起,后來,他又著手把一塊芯片移入到 他妻子的神經系統內,使她的神經系統通過電腦能夠和自己的神經 系統交流。他宣稱,他能在好几千英里之外,通過大腦控制計算機 進行工作。“我感覺我和電腦融為了一體,”奇云博士興奮地說, 不遠的將來,植入芯片的人們,可以通過腦電波開車或者煮咖啡, 可以下載知識,甚至是別人的夢!這聽起來就像是超人,但科技的 發展讓人意識到,這絕不是痴人說夢,正如克隆人或者人獸混種帶 來的困惑一樣,人和機器的混種一樣讓人無所適從。說它是人,可 它身上分明有著機器零件,甚至還有可能大部分是機器零件,說它 是機器,可它又有人類的器官和情感? 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者:曾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