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太麻里地底史前遺址曝光

資料來源:中央社

2003年9月16日

杜鵑颱風為台東帶來罕見的海水倒灌,也意外讓太麻里海邊一處埋

在地底五公尺的史前遺址重見天日。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五日報道,杜鵑颱風引起的海水倒灌重

創台東海邊,不緊擊垮堤防,還淹沒了良田,大武至太麻里海邊,

百公尺內的生態幾乎全毀,卻意外讓埋藏地底的史前遺址曝光。

太麻里鄉賴姓民眾日前到太麻里海邊撿拾漂流木,發現一處不一樣

的沙灘,靠近一看,竟然有許多陶甕的碎片以及骨骸、石棺,直覺

告訴他這可能是一處遺址,於是通知史前館研究員李坤修。

李坤修今天下午帶著助理趕往現場,發現地表上除了許多破碎的陶

甕外,還有巨石文化的石輪、石臼,卑南文化的石柱、石板以及山

豬和狗的骨骸,李坤修興奮地指著相當完整的石牆、石砌說,真是

不簡單。

李坤修表示,從石輪和三角形的陶甕手把研判,此處遺址應該距今

二千二百年到一千九百年之間,也就是卑南文化的末期,但是它卻

同時擁有巨石文化和卑南文化的特色。

另外,他說,這處遺址竟埋在深五公尺的沙灘下,距離海面不到五

十公尺,這也是國內第一次在海邊發現史前遺址,若非海水倒灌沖

刷,可能永遠也不知道我們的祖先曾經在這裡留下燦爛的足跡;卑

南族傳說祖先是由太麻里海邊上岸,兩者是否有關係,值得研究。

李坤修指出,距離此處七、八百公尺的一處果園,也曾發現石棺、

陶甕,研判可能是相同的遺址,面積近百公尺,規模不亞於卑南遺

址。

李坤修表示,此處遺址不僅遺址本身具有學術和研究價值,它和大

海之間的關係,也值得地質學家和海洋學家研究,不過因距離海邊

太近了,應該迅速進行搶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