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探索宇宙的另一雙眼

資料來源:大眾科技報

2003年9月27日

自1610年伽利略將光學望遠鏡應用于天文觀測以來,天文學家

主要是通過可見光來了解遙遠天體的奧秘。但是隨著物理學的進步

,天文觀測的手段也日益增多,其視野逐漸延伸到無線電波、紅外

線、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甚至中微子。這些一個個被打開

的“窗口”,向人們展示了宇宙中光怪陸離的絕妙風景,人類對宇

宙的認識也隨之深入。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賈科尼的貢獻就在

于發現了宇宙 

X射線源,從而導致了X射線天文學的誕生,而戴維斯和小柴昌俊

的獲獎則是因為在“探測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這一成就

導致了中微子天文學的誕生。


基本粒子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體都是由各種各樣的原子組成的。早在20世

紀初期,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一個原子就像一個微型的太陽系:中央

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原子核,直徑只有整個原子的几萬分之一,卻集

中了絕大部分原子的質量。原子核的外面是繞著它轉動的電子,其

質量與原子核相比小得簡直不值一提。 

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它們的質量和大小相同,但是質子帶

正電,中子則不帶電,這樣,整個原子核就帶上了正電。原子核外

的電子帶有與原子核相等的負電,正負相抵,整個原子又顯得不帶

電了。 

質子、中子和電子都是“基本粒子”。另外還有一種基本粒子稱為

“光子”,光就是由光子組成的。光子不帶電,而且總是以極快的

速度運動著,永遠不會停息。 


中微子的發現 

基本粒子的種類很多。有一種質量極小又不帶電的基本粒子叫做“

中微子”。早在20世紀30年代量子物理學的先驅者沃爾夫岡﹒

泡利就從理論上推測,當較小的原子核相互結合成較大的原子核時

,除了會釋放出巨額的能量外,還會釋放出大量的中微子。 

中微子極其難測,但是它們在核聚變反應中會大量產生,如果能從

核反應堆中找到中微子的蹤跡,那么,就能証明中微子的存在。這

項實驗終于在1956年由美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萊因斯和他

的同事們完成了。萊因斯將核反應堆作為中微子源,選用氫核(質

子)作為靶核,將兩個裝有氯化鎘溶液的容器夾在三個液體閃爍計

數器中。這種液體在射線下能發出藍色熒光,由于中微子與靶核─

─質子碰撞時發出的明顯的頻閃有特異性,從而証實了中微子的存

在。萊因斯因此獲得199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太陽與中微子

中微子的發現也引起天文學家的注意。天文學家知道,千百萬年來

太陽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光發熱,是因為它的內部擁有充足的能量來

源──每4個氫原子核結合成1個氦原子核。這種變化過程稱為“

熱核聚變反應”。在太陽內部熱核聚變反應時時刻刻都在大規模地

進行著,中微子也就時時刻刻大量地產生出來。 

中微子有種奇特的性質,那就是它的穿透力極強,任何物質都很難

阻擋它。大批中微子不論碰上地球還是月球,都可以輕易地一穿而

過。它們穿透我們的身體,我們也毫無感覺。太陽內部每秒鐘大約

產生2000億億億個中微子。它們產生后就暢通無阻地射向太空

中的四面八方。地球表面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每秒鐘就要遭受到

几百億個太陽中微子的轟擊。 

通常,人們只能通過觀測太陽的表面層來推測太陽內部的情況。但

是中微子卻是直接從太陽內部跑出來的,它們一定會給人們帶來有

關太陽那邊狀況的寶貴信息。因此,天文學家非常重視對太陽中微

子的觀測和研究。 


戴維斯的中微子“陷阱”

美國科學家戴維斯和他的同事們首先想方設法來“捕捉”太陽中微

子。他們在一個1500米深的廢金礦里安置了一個特制的大鋼罐

,里面裝著39萬公升的四氯乙烯溶液。當大批中微子穿過這種溶

液時其中就可能有極少數的中微子和四氯乙烯中的氯原子發生反應

,結果產生氬原子,并放出電子。他們使用一種特殊的“計數器”

,可以“數”出究竟產生了多少氬原子,據此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中

微子參與了反應。 


太陽中微子虧損 

戴維斯一干就是30年。在這30年中他一共才探測到大約200

0個中微子,這雖然直接証明了太陽內部確實進行著由氫聚變為氦

的熱核聚變反應,但是同時問題也出來了:實驗結果表明,戴維斯

的裝置平均每4天才有一個反應,只是我們用太陽模型計算出來的

期待值的1/4。這就是著名的“太陽中微子虧損”問題。天體物

理學家一遍又一遍地計算太陽模型,戴維斯不斷地尋找著一切可能

的誤差來源,然而這個矛盾卻始終存在。是我們的太陽模型有問題

?還是金礦中的實驗不正確?這個重要問題引發了對中微子性質的

進一步深入研究。 


小柴昌俊的神岡探測器

在戴維斯几十年如一日努力工作的同時,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也將

目光投向神秘的中微子,他領導研制了另一台中微子探測器:將3

000噸純水注入直徑15.6米、高16米的圓柱形水槽之中,

水槽內壁安裝直徑約50厘米的光電子倍管1000個(每1平方

米配置1個),用以捕捉入射的中微子產生的高速電子在水中發出

的切倫柯夫輻射。這個巨大的水槽被深藏于日本岐阜縣神岡礦山井

之下,因而被命名為神岡中微子探測器。 

中微子有可能與水中的氫和氧原子核發生反應,產生一個電子,這

個電子可引起微弱的閃光,即切倫柯夫輻射,探測這種微弱的閃光

,就可証實中微子的存在。小柴昌俊的神岡探測器証明了戴維斯的

實驗結果,而且更精確地確定了來自太陽的中微子的流量大約只有

理論值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它還捕捉到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中微子。 


中微子天文學的誕生

1987年2月23日南半球的几個天文台觀測到離地球最近的河

外星系──大麥哲倫星云中一顆編號為SN1987A的超新星開

始爆發。小柴昌俊立刻查閱了探測器記錄數據的磁帶,發現在當日

格林尼治時間7時35分左右,總共捕獲了12個中微子。同時其

他國家的中微子探測器也捕獲了大約12個中微子。這是人類第一

次觀測到太陽以外的宇宙中微子,它直接証明超新星爆發過程中確

實形成了中子星。 

以這次觀測到超新星爆發為標志,天文學的一個新領域──中微子

天文學誕生了。由于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星際塵埃,對可見光和其他

電磁波有較強的遮蔽作用,而中微子可以穿過大量的物質卻几乎不

發生任何反應,從而為我們帶來了宇宙深處的信息。雖然SN19

87A爆發時只記錄下24個中微子,但卻可以推算出這顆超新星

爆發的總能量和爆發后形成的中子星的直徑與質量。 


太陽中微子失蹤案的破解 

現在已經知道,中微子實際上有三種類型,即電子中微子、繆子(

μ)中微子和陶子(τ)中微子,我們不妨將它理解為三種味道──

電子味、繆子味和陶子味。由于太陽產生的中微子主要是電子味的

,而過去的觀測儀器只能探測電子味的中微子,因此,引發了“太

陽中微子虧損”問題。根據現代物理學的所謂“標准模型”,中微

子沒有靜止質量,而不同味道的中微子要相互轉化,也就是發生振

蕩,就必須具有靜止質量。 

1998年6月,日本科學家宣布,超級神岡中微子探測器掌握了

足夠的証據說明中微子具有靜止質量,這引起廣泛關注。來自24

個國家的350多名高能物理學家云集日本,希望親眼目睹實驗的

過程。因為如果這一點被証實,那么現有的理論物理體系將會受到

巨大的沖擊。 

2001年6月,加拿大科學家宣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薩德伯

里的一個鎳礦中的“薩德伯里中微子觀測站”(SNO)測量結果

表明,太陽釋放出來的電子中微子在旅途中確實有一部分轉變成了

其他類型的中微子。考慮到這一因素的話,實驗值與理論值,倒是

很吻合的。所以太陽模型暫時可不必修改,而標准模型就大有問題

,“需要新的物理學來把新的實驗結果融合進去。” 


關乎宇宙的命運 

目前的天文觀測証實,我們所處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脹之中。但是,

宇宙會永遠膨脹下去嗎?還是會在某一時刻逐漸收縮?破解這一難

題的關鍵在于宇宙的質量到底有多大。從已知的發光天體質量來看

,宇宙的引力將不敵其膨脹力,將會永遠膨脹下去。但是,宇宙中

還有許多不為人們所知的暗物質,它的質量遠遠超過發光天體。將

所有的暗物質包括在內,宇宙引力有可能超過膨脹力,從而有一天

會使宇宙收縮。戴維斯和小柴昌俊的成果之一在于確定了中微子具

有質量,而中微子正是暗物質的一種。這一貢獻促使人們重新考慮

宇宙的質量,改寫人們對于宇宙未來發展趨勢的認識。 

2002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2年諾貝爾

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和

美國科學家里卡爾多﹒賈科尼,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

的先驅性貢獻──為人類觀測宇宙開啟了兩扇新的“窗戶”,從而

改變了人類認識宇宙的方式。(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