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最長的銀河“長城”

資料來源:千龍網

2003年10月27日


圖為新發現的“斯隆長城”(上)和
1989年發現的“蓋勒-休希拉長城”(下)

美國東部時間10月24日(北京時間10月25日)消息,美國普林斯頓大

學天體物理學家理查德-高特和馬里奧-猶里克等向《天體物理學雜

志》提交研究文章,報告發現了宇宙中一個13.7億光年長的銀河“

長城”,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天體結構。這個宇宙中緞帶樣

的“長城”,使得既往所見6億多光年長度的天體,變成為黯然失

色的矮子。盡管范圍巨大的“長城”逼近了現有宇宙理論的極限,

但天文學家認為現有宇宙理論還不會被突破。 

通過對天體不斷深入的觀測表明,宇宙就像織造起來的一塊龐大海

綿。在宇宙中聚集的銀河,就好像被巨大的空間和通道分隔開的絲

網或牆壁。宇宙學家認為,這些構造起源于宇宙大爆炸后物質密度

爆裂瞬間的量子波動。 

1989年,天文學家瑪格麗特-蓋勒和約翰-休希拉等首次發現了這種

給人印象特別深刻的天體結構。因為該天體結構長7.6億光年、寬2

億光年、厚0.15億光年,他們便取了一個“長城”的雅號。比較而

言,1億光年長度相當于13億座中國長城。最初,科學家以為在重

力影響下,“蓋勒-休希拉長城”已經大得不可想象,但后來的電

腦模擬結果顯示,其大小仍處于現有宇宙理論的極限范圍之內。 

斯隆數字天空觀測計划通過新墨西哥州阿帕奇點天文台的望遠鏡,

繪制出橫跨四分之一天空的一百多萬個銀河系的圖譜。現在,參加

斯隆觀測的高特和猶里克等發現了一個范圍更廣的銀河“長城”。

該“斯隆長城”比之“蓋勒-休希拉長城”的長度還要長80%。而且

,“斯隆長城”對于研究太空如何進展的電腦模擬來說,比極限范

圍還要超出大約10%,這也便是銀河“長城”的大小令天體物理學

家驚奇的原因,但還并非是標志宇宙理論死亡的喪鐘。 

高特認為,盡管“斯隆長城”比所想到的還要大一些,但并不見得

會使宇宙理論過于尷尬。馬薩諸塞州哈佛-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天體

物理學家羅勃特-科什那也認為,新“長城”并不能推翻現有宇宙理

論。希望在2005年完成斯隆觀測的時候,將繪制出最完整的三維宇

宙圖譜。通過進一步觀測“長城”的詳細情況,將有助于搞清大爆

炸后的瞬間是如何形成天體的。

編輯: 陳騫 來源: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