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人民網
2003年10月29日
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繁榮富裕
科學家研究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大陸的確切位置有新發現──失落 帝國藏在直布羅陀? 消失的大陸──亞特蘭蒂斯,几千年來它的真正位置究竟在哪里, 一直是人類歷史上的千古之謎,人們為此爭論不休。現在,英國和 法國的一些探險家和科學家經過一番考察和研究,把亞特蘭蒂斯曾 經存在的位置鎖定在直布羅陀海峽,并將下月組織探險隊繼續尋找 其痕跡。亞特蘭蒂斯──人類文明史上這個最大的疑團之一也許有 望解開。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一支名為“深地中海1號”的探險隊又 將開始他們探尋亞特蘭蒂斯之旅,他們出發的時間定在2003年11月 。這支探險隊的負責人是法國普羅旺斯大學著名的地理學教授科林 那﹒吉亞德(Collina-Girard),指揮官是有名的探險家保羅和喬治 ,他們曾經參與過考察沉沒的“泰坦尼克“號。 探險隊曾探尋泰坦尼克號 和人類歷史上無數曾經千方百計尋找這一失落的帝國的世界上最杰 出的探險家、旅行家和思想家一樣,科林那這次的任務也是要向世 人証實亞特蘭蒂斯這個古代烏托邦城市的存在,以解開人類兩千多 年的謎團。據悉,遠征隊的整個探險歷程與成果將會同步刊登在倫 敦出版的英國王家地理學會的雜志上。人類在文字上第一次對亞特 蘭蒂斯作出描述是出現在公元前360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 中。 盡管曾經有許多學者提出亞特蘭蒂斯是古人一個虛幻的杜撰的理論 ,但從古至今,還是有許多人對其存在深信不疑。亞特蘭蒂斯的傳 說曾激發了無數人的創作靈感,包括寫出《五星期熱氣球之旅》的 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和動畫巨頭迪士尼公司,都曾以亞特 蘭蒂斯作為創作素材,甚至連德國納粹魔頭希特勒也對亞特蘭蒂斯 的傳說很感興趣,其手下海因里希﹒希姆萊為討主子歡心,曾依照 希特勒的口味導演了一出雅利安人種是亞特蘭蒂斯后裔的鬧劇。 潛入水底一千多米找遺跡 據悉,“深地中海1號”將進行探險和考察的位置是大西洋和地中 海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具體位置是西班牙Tarifa城東南20英里以 外和Tangier城以北12英里處。由于獲得了一些私人及公司集團的 資助,探險小組將使用先進的潛水設備,估計能到達水底1000多米 處,希望能找到亞特蘭蒂斯大陸上遺留下來的寺廟、建筑及史前文 化(如生產工具和防御武器)等一切可能還存在的歷史遺跡。 對于遠征隊這次能否凱旋而歸,小組的指揮官喬治持謹慎樂觀的態 度:“我們當然希望在那里能夠找到一些令人興奮的發現,但因為 這次的考察地點在此前几乎是一片探測空白,所以我們無法對這次 行動的成果作出任何預測”,不過喬治又充滿信心地補充道,“如 果第一次不成功,我們還會繼續第二次,第三次,直至達到目標為 止。因此,我們每一次的行動都是竭盡全力地為下一次作准備。” 小朗新觀點柏拉圖遺著暗示真正位置 對于亞特蘭蒂斯的確切位置,人們一直爭論不休。而探險隊這次組 織新的亞特蘭蒂斯探險之旅,正是建立于科學家們對亞特蘭蒂斯的 真正位置提出了最新的推論的基礎上的。 柏拉圖曾在著作中提到,亞特蘭蒂斯帝國的面積比整個亞洲加起來 還要大。一直以來,人們只注意到在柏拉圖筆下,亞特蘭蒂斯是一 個天堂里的伊甸園,和平、安寧、文明的美好描繪,但科林那相信 人們一直都忽略了柏拉圖書中對亞特蘭蒂斯最為關鍵的描述,那就 是它的位置所在。科林那教授對柏拉圖的敘述作出新的見解,他認 為柏拉圖曾在書中提示亞特蘭蒂斯的位置在海克力斯之柱 Pillars of Hercules ,即是今天的直布羅陀海峽一帶。 科林那是在研究人類于19000年以前從歐洲向北非移民的歷史后得 出這一結論的,他考察了1.9萬年前海平面的高度,并繪制了當時 的海岸線地圖。 科林那說,直布羅陀海峽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唯一海上通道, 位于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南端與非洲西北端之間。海峽西端北岸是西 班牙的特拉法爾加角,南岸是摩洛哥的斯帕特爾角,東端北岸是直 布羅陀半島的歐羅巴角,南岸是摩洛哥的阿爾米納角。如果石器時 代的人們已經能夠穿越這個海峽的話,那時的海平面一定是很低的 。 而且,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通西北非的重要通道,大約1.1萬年前, 有不少歐洲的海員從歐洲穿越直布羅陀海峽到達了北非,這可以說 明當時直布羅陀海峽附近曾經有高于海平面的陸地存在,這個時間 與柏拉圖當年所描述的亞特蘭蒂斯大陸存在的時間也正好是一致的 。 在《對話錄》中,柏拉圖描述亞特蘭蒂斯說:“亞特蘭蒂斯位于島 的中心,是大陸的首都,主島由三條寬闊的運河環繞,這些環形的 運河和陸地把全島划分為五個同心圓形的區域,另一條運河從中心 貫穿各區,直通海岸。”所以,雅克教授他們推斷,亞特蘭蒂斯大 陸很有可能就在直布羅陀海峽周圍。但是,由于后來海平面一直在 不斷上升,曾經存在的這一神秘大陸最終也被海水淹沒,就像柏拉 圖所描述的“伴隨著猛烈的地震和大洪水,一晝夜之間,亞特蘭蒂 斯就此沉入海中了”。 來源:《信息時報》(責任編輯:袁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