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實現星際旅行嗎

資料來源:北京日報

2003年11月3日

天文學家們相信,人類終能在地球鄰近的星系中找到一個新的“地

球”。如果有一天,這個目標實現了,人類又怎么能在有限的生命

里,飛到距地球光年距離的目的地呢?《發現》雜志撰文介紹了科

學家在星際旅行方面的最新進展。

美國宇航局計划10年后發射一個天文望遠鏡,名為“地球行星探測

器”,在太陽系尋找一個新大陸。預測認為,觀察大約150個鄰近

星系可能會找到一個類似地球的小型行星。

如果找到了新的“地球”,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然而,要到新

“地球”探險的難度可比到火星的難度多得多了。人們在黑夜中能

看到的最亮的也是離地球最近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其中可能存

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但它離地球卻有4.4光年之遙,比目前任何太

空探測器所飛行的最長距離還要多3000倍。巨蟹55恆星中有3顆行

星,它們組成了一個與太陽系類似的系統,但離地球卻達到41光年

遠,比前者的距離還要多10倍。因此,要飛到一個能給人類居住的

新“地球”,需要超快的航天器,它要比今年所有的航天器都要先

進得多。

但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羅伯特﹒弗里斯比認為,這樣的航

天器從理論上說是可以制造的。目前,弗里斯正在研究5種可能使

宇航員飛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只需要花費不到50年時間的推進技

朮。


原子火箭

俄羅斯物理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發現,星際旅行最大障礙是:火箭

的最大速率一般只有其發動機的噴氣速率的兩倍左右,發動機的噴

氣速率只能達到4.4公里/秒,因此單級火箭能達到的最大速率不

到9公里/秒。以此速率,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將需要12萬

年。如果讓一個宇航員花40年抵達目的地,火箭速率需要提高3000

倍。如何才能達到這么快的速率,弗里斯比建議,使用核裂變、核

聚變和反物質作為推進劑。


核裂變火箭

科學家制造了原子彈和核反應堆。當原子裂變時,所產生的“分裂

碎片”速率達到光速的3%,即約每秒9000公里。美國人設計了一

種概念型的“分裂碎片”反應堆,可以控制這些高速粒子,使火箭

的速率能提高到約每秒1.8萬公里,約光速的6%。

弗里斯比提議,把兩個核裂變火箭疊加組成二級核裂變火箭,使其

飛行速率達到光速的12%。再加上兩極減速火箭,人類只需要大約

50年的時間就能進入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為了使重量減少至最小

,核裂變火箭應該使用能快速衰變的  這樣的燃料。并非自然界中

存在的放射性元素,而是用人工核反應制造。據估算,飛到最近的

恆星需要大約200噸  ,此外還要相當重量的輻射防護材料,使用核

裂變火箭進行星際旅行變得不切實際。


核聚變火箭

與核裂變相反,核聚變是把原子結合在一起,從而獲得能量。聚變

反應堆能減少不必要的一些輻射,也容易獲得燃料氘和氚,因為氘

和氚在月球的表面和木星的大氣中大量存在。在到另一個恆星的星

際旅行之前,核聚變火箭完全可在太陽系內找一個地方補充燃料。

然而,科學家至今仍沒有建造出一個可工作的核聚變反應堆。人們

已經知道利用核聚變反應制造了氫彈,但卻沒有掌握該反應產生的

能量控制技朮。不過,一旦科學家掌握了核聚變技朮,他們將能控

制聚變反應產生的帶電粒子,并讓它們從一個磁場噴口噴出。這一

過程能被應用于二級火箭,使其速率達到光速的12%。


反物質火箭

有一種方法可以以近100%的效率將物質轉化為能量,也就是把物

質與其鏡像反物質相結合。物理學家已經制造了少量的反物質,歐

洲核子研究中心最近就制造出了1百萬個反氫原子。對星系旅行火

箭來說,反物質將是重要的燃料。然而,想要獲得星際旅行火箭所

需要的大量反物質,是極其困難的事。

在反物質火箭中,等量的反氫原子和氫原子在燃燒室中混合,如果

重量都是半磅(1磅約為453.592克),兩者結合湮滅時所產生能

量將比10兆噸氫彈釋放的能量還要大。采用與核裂變火箭類似的方

法,用磁場把這些粒子束縛起來,能使其噴射速率達到光速的三分

之一,使火箭的最高速率達到光速的66%。“這是迄今人類所能制

造的最強功能的火箭。”

二級反物質火箭飛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花費大概41年,需要大約

90萬噸燃料。在更遠距離的星際旅行中,四級(兩級加速,兩級減

速)反物質火箭將更能顯示出自己的優勢。據弗里斯比計算,飛到

巨蟹55恆星需要3800萬噸反物質燃料,耗時130年。而采用聚變火

箭,同樣的航程則需400年。專家說,星際旅行需要更輕、更靈活

和更快捷(接近光速)的推進系統。目前,這樣的概念型系統有兩

種,一種不久將接受測試,而另一種則如同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那

樣遙遠。


原子火箭以外新的技朮

激光帆船

弗里斯比說,激光帆技朮是人類星際旅行最可行的技朮。這一技朮

的理論是,正如帆船依靠風力漂洋過海,大功率激光束也能推動巨

大“帆”的航天器在太空遨游。

工程師已經制造了一種簡單的太空帆船,但它利用太陽光而非激光

束。在几個月后,太空愛好者私人組織“行星協會”就計划從巴倫

支海,利用俄羅斯潛艇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太陽帆船“宇宙1號”

。它重50磅,鍍鋁“帆”寬達100英尺,依靠太陽光升入更高的軌

道。太陽帆船的好處是不用燃料,然而遠離太陽后將無法繼續前進

。

而聚焦的激光束則不像太陽光那樣隨著距離增加而散射、減弱,它

能將“帆船”推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甚至更遠。弗里斯比設計了

飛往巨蟹55恆星的方案,他采用600英里(1英里合1609米)寬的鋁

箔帆船,中間是宇航員艙。從地球軌道或月球表面上發射的高能激

光將通過一面600英里寬的鏡子聚焦,再推動帆船。但由于鋁的熔

點為660攝氏度,因此帆船還需要使用更輕、更有彈性的材料,比

如鈮(熔點為2477攝氏度)或鑽石(在1799攝氏度時轉化為石墨)

。

可是,根據弗里斯比的估算,要到達巨蟹55恆星,激光器應該穩定

地輸出1.7億億瓦特,是地球上任何單位時刻所消耗能量總和的12

00倍。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弗里斯比建議使用太陽能,靠特殊裝

置把它轉變為聚焦、連續的高能光束。目前,美國物理學家已研制

了一種能將光密度提高8.4萬的系統。

弗里斯比計算說,激光帆船能在10年內飛行速率達到光速的一半。

而如果采用直徑為200英里的激光帆,人類可以在12年半的時間內

抵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采用600英里寬的激光帆,飛到巨蟹55

恆星也只需86年。


聚變沖壓式噴氣發動機航天器

理想的航天器應該同時具有激光帆和原子火箭的優點,這樣,宇航

員能操縱它隨意飛行,同時它還不需要燃料。物理學家提出聚變沖

壓式噴氣發動機,它利用巨大磁鐵形成了直徑數萬公里的磁漏斗,

磁漏斗可以在星際旅行過程中收集氫,作為反應堆的燃料。沒有燃

料重量的拖累,航天器在聚變沖壓式噴氣發動機的推動下,能以接

近光速的速度在星系中穿梭。但弗里斯比表示這一技朮遠未成熟。

利用該技朮的航天器在飛行速率不到光速的4%時,運行情況與聚

變火箭相似。超過這個速率,航天器的磁漏斗才能收集足夠的氫提

供給反應堆,這種航天器飛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需要25年,飛到

巨蟹55恆星需要90年。


人的問題

與技朮問題一樣麻煩。盡管人們已經知道如何讓宇航員在太空站中

保持健康,然而宇航員每次執行任務的時間一般只有几個月,并且

有宇宙飛船從地球定期給他們送生活用品。而星際旅行常常花費數

十年的時間,中間根本沒有地方補充食物等生活必需品。

地球以有限的大氣、水和耕地養活了60億人。然而,人實際上只使

用了大氣、水和耕地這個系統的一個很小部分。在航天器里,就可

以模擬制造這樣的系統,也就是說,用適量的水、氧氣和食物供人

生存。但是,這些水、氧氣和食物都必須以近100%的回收率一次

又一次地循環。科學家把它稱為封閉的循環。如此,人在太空中生

存的條件就具備了。


食物

要保持食物持續供應,就需要有相應的糧食種植和收獲。美國宇航

局的專家認為,這不是特別難,問題在于它能多有效。目前,他們

正在進行小麥和西紅柿的相關實驗。而研究表明,多數植物在高濃

度的二氧化碳情況下長勢喜人,二氧化碳可由宇航員呼出的氣體提

供。這些專家說,只需要合適的質量和電力,就可以不斷地生產糧

食了。


氧氣

宇航員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通過儀器從宇航員生

活環境氣體中分離出去﹔接著再用化學方法把它分離成兩個氧原子

和一個碳原子,從而獲得二氧化碳中的氧。科學家打算不久之后在

國際空間站中采用這樣的氧氣循環法。


水

一個封閉的水循環意味著把洗澡用的水、種糧食用的水、尿甚至汗

都要回收。美國宇航局在地面隔離艙的實驗,已經通過冷凝空氣中

的水蒸氣、回收廢水和尿成功地讓水循環利用了90天。


引力

在失重狀態下呆几個月后,宇航員就會患上骨質疏松症。在航天器

上,可以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模擬地球引力:讓宇航員艙旋轉,產生

的向心力就相當于地球引力。


輻射屏蔽

每一艘航天器都將受到太陽風的影響,太陽風是從太陽表面高速噴

射出來的離子粒子流。而在更深邃的太空中,航天器肯定還要受到

宇宙射線等的輻射。這些都有可能殺死宇航員。裂變、聚變和反物

質也同樣產生輻射。諸如石墨之類的輻射屏蔽將是必需的。


垃圾保護層

星際中特別空曠,但太空垃圾卻防不勝防。即使是一個以一半光速

速率飛行的用顯微鏡才能瞧清楚的太空垃圾,也能給航天器帶來災

難性的破壞。垃圾防護層是必須配備的。


心理

對星際旅行來說,宇航員需花費畢生的時間達到目的地,而且沒有

歸程。有誰愿意充當這樣的敢死隊員呢?即使有,派孩子、派成年

人,甚至派多少人執行任務,都會是問題。

更難的是,如果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怎么辦?從目前經驗來說,星

際旅行的宇航員心理極容易出現問題。星際旅行的艱險和困難可想

而知。但正如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樣的奇跡

總會實現。弗里斯比說:“只要想到,人類就能做出讓人驚奇的事

。”星際旅行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計划,也會是最不平凡的

事業。

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