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下月挑戰死亡星球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2003年12月5日

2探測船登陸火星 史上僅成功3次
 
【李寧怡╱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三日警告,即將於

明年一月陸續抵達火星的漫遊車「精神號」與「機會號」,是否能

順利登陸將充滿變數。過去探測船成功登陸火星的紀錄只有三次,

因此成功登陸這顆「紅色星球」的機率實在不高,也因此火星被冠

上「死亡星球」的封號。 
  
 
火星任務 

率先出發的「精神號」預計將於一月三日在古塞夫隕石坑登陸,這

裡很可能曾流入大量的水;「機會號」則於一月二十四日尾隨而至

,登陸地點是過去證實含有赤鐵的子午線高原

 
2艘探測船陸續抵達 

「精神號」與「機會號」分別在六月十日與七月七日搭火箭升空,

隨後展開為時七個月的五億公里長征,如今好不容易將到達終點,

最艱難的任務卻才要開始。「奔赴火星委實不易,要登陸更是難上

加難。」NASA太空科學家魏勒說。

在強風與岩石的阻撓之下,人類過去的火星登陸行動有三分之二功

敗垂成。NASA上一次的嘗試是於一九九九年發射「極地著陸」登陸

艇,但未能成功,因此這趟任務的成敗特別受矚目。 

 
強風巨石更增加難度 

兩艘造價合計八億美元(近兩百七十三億台幣)的漫遊車,進入火

星稀薄的大氣層後,必須在短短六分鐘內,從每小時一萬九千公里

以上高速巨幅減速至完全靜止。期間必須藉助防熱罩、降落傘、火

箭、氣囊等各項裝置在極短時間內各自發揮作用,只要任何一個環

節發生小差錯,或者遇上強風、撞上一塊尖銳巨石,都極可能功虧

一簣。 

 
若登陸有1天會失聯 

「任務的簡單部分現在結束,艱難時刻就要來臨。火星向來是最令

人退卻的目的地,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稱它為『死亡星球

』。」魏勒說。

漫遊車登陸後,必須費時二十四個小時才能伸出天線,將訊號傳回

地球。不過在這段與NASA失去聯絡的期間,它應該已開始利用裝有

攝影機的桅杆展開探測行動,對可供研究的石塊採樣。以往的探測

任務顯示火星可能曾存在大量的水,也因此成為科學家心目中最可

能出現生命跡象的星球。 

 
歐火星快車首度傳回影像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六月二日發射升空,擔任歐洲首次

單獨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快車」太空船,日前傳回第一批火星照

片,證明其德國製高解析度立體攝影機的運作正常。 

 
月底進入火星軌道 

歐洲航太官員昨天在德國公開展示HRSC在一日拍到的畫面。這些

從距離火星五百五十萬公里外拍攝的影像,略顯模糊,可以隱約看

到部分火星極地冰冠。

「火星快車」十九日將把英國製「小獵犬二號」登陸艇送到火星表

面,尋找生命跡象。「火星快車」隨即將離開火星,以避免撞上火

星,二十五日再將主要引擎發動三十分鐘,開始進入火星軌道。

多年來人類多次嘗試揭開這顆紅色星球有無生物的謎團,但始終沒

有具體結論。美、俄(包括前蘇聯)兩國自一九六○年起,已行過

三十四次無人探測計畫,其中三分之二的任務宣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