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能量與宇宙未來命運 是大分裂還是大坍塌

資料來源:千龍網

2003年12月19日

1998年,兩個國際科研小組的研究結果表明,宇宙不但在膨脹,而

且還在加速膨脹。天文學家用暗能量來解釋這種現象。這個占了整

個宇宙組成的大約70%的暗能量看上去是一個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

的現代版本。早年,愛因斯坦為了讓靜態的宇宙不因引力而坍塌,

引入了具有反引力性質的“宇宙常數”。但是后來關于宇宙膨脹的

發現讓他放棄了這個所謂的“最大的錯誤”(參見2002年11月21日

《南方周末》科學版)。 

僅僅知道暗能量能夠使宇宙膨脹,這遠遠不能滿足天文學家的好奇

心。暗能量的本質是什么,它會怎樣左右宇宙的命運?對于這些問

題的答案人們還知之甚少。天文學家把研究的焦點放在用來表示暗

能量特征的參數w上。如果w等于-1,那么就意味著暗能量反引力的

效果是一個常數,不隨時間變化。如果w的值在-1到0之間,那么它

的效果就可能隨著時間變化。不同的w值意味著宇宙不同的命運。 

如果w比-1還小,會發生什么情況呢?今年3月,英國達特茅斯學院

的考德威爾(Robert Caldwell)等人在一篇提交給《物理評論》的

論文中討論了w小于-1的情況。考德威爾的計算結果是,在這種非

常極端的條件下,宇宙最終的命運是所謂的“大分裂”(bigrip)。

在過于強大的暗能量的作用下,先是星系群被撕裂,然后是單個星

系、行星系、恆星、行星……直到原子。當然,即使這種極端情況

會發生,它也將開始于非常遙遠的220億年之后。 


一把鑰匙

考德威爾的結論是否能夠成立,需要依靠觀測的檢驗。根據已有的

觀測數據,天文學家認為w是一個大約等于-1的數字,但是并不那

么精確。為了找出宇宙命運的答案,天文學家需要──并且繼續需

要──求助于解開暗能量問題的一把鑰匙:超新星。 

過去20多年以來,天文學家使用所謂的Ia型超新星來測量遙遠天體

的距離。這種方法也幫助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的加速膨脹。 

但是Ia型超新星并非唾手可得,它太稀少了。天文學家估計,在一

個星系中平均100年才會出現一次Ia型超新星爆發。按照一般的情

況,天文學家需要有中彩票頭獎般的運氣,才能觀測到足夠數量的

超新星。否則,由于可用的數據太少,關于宇宙加速膨脹的准確度

就要大打折扣。 

所幸的是,已經有了一些專門的超新星觀測計划,專門為暗能量的

研究服務。ESSENCE是這些計划中的一個。在過去的一年中,

ESSENCE觀測到了25顆超新星,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目。

這個計划還要至少進行5年。 

弄清宇宙演化的一個關鍵時刻也是ESSENCE的任務之一。隨著宇

宙的膨脹,引力相對逐漸變弱,而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相對

變強。天文學家推測,在宇宙誕生的40億年之內,應該有一個轉折

點。在這個轉折點之前,宇宙是減速膨脹的。 

但是這同樣是一個困難的工作。天文學家不但需要找到足夠的超新

星,而且由于那些宇宙早期的超新星光譜有很大的紅移量,以至于

已經移到了紅外線區域,這些宇宙早期的微弱光線會淹沒在地球大

氣層的紅外線“噪聲”里。 

為了克服這個缺陷,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提出了SNAP

計划。如果今年晚些時候國會能夠批准SNAP,那么它將于2009年

升空。在它的3年“任期”中,預計每年能夠發現超過2000顆超新

星,總計發現6000余顆。與ESSENCE計划相比,SNAP簡直是個暴發

戶。 


最終答案 

關于暗能量甚至還有相反的推測。今年2月,斯坦福大學的卡羅希(

Renata Kallosh)和林德(Andrei Linde)在《宇宙學和天體粒子

物理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根據她們的計算,暗能量最終會由產生

斥力變為產生引力。根據現有的超新星數據,她們提出的這種情況

至少不會在180億年之內發生──如果真的發生了,那么宇宙的命

運就不是“大分裂”,而是所有物質都會聚集在一起的“大坍塌”

了。 

在暗物質支配下的宇宙的命運到底是什么?這仍然是一個不確定的

問題。有了ESSENCE、SNAP的觀測數據,以及哈勃太空望遠鏡(HST)

和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的幫助,天文學家在不久的

將來有可能解開暗能量這個物理學上最大的問題之一。面對這樣一

個宇宙尺度的問題,天文學家的優勢在于:他們有足夠的時間。

編輯: 陳騫 來源: 南方周末 作者:柯南